-
个性的打造与追求——论《夜如年》的人物描写艺术
-
作者:刘家思 黄星
期号:第1期
来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个性 温燕霞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夜如年》 人物描写艺术
-
描述:《夜如年》是中国作协会员温燕霞的长篇,描写封建男权压抑与摧残下旧中国女性的悲惨境遇与悲剧命运。在创作中,作者始终以人物为中心,致力于塑造人物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笔下,豆苗、五娘、铁板嫂、阿芸婆等一群客家女性形象无不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她们那
-
20年,多少事:台湾茶文化研究者范增平先生访谈
-
作者:司晋丽
期号:第5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范增平 茶文化 台湾地区
-
描述:着依旧,对人的真诚依旧,对学问的严谨依旧。只在此时此刻范增平是台湾新竹人。大学学禅,曾师从南怀瑾。作为“范仲淹的后人、广东客家人的后代”,年轻时代他便萌生了一定要到祖国大陆走走看看的愿望。1988年
-
热烈庆祝赣南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师范学院 赣南 五十年 精气神 办学育人 薪火相传 硕士教育 毕业生 五十周年 客家
-
描述:五十年薪火相传,五十载春华秋实。50年来,赣南师范学院扎根赣南红土,根植客家摇篮,坚持以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文化办学育人,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教育、从千人左右规模到数千人规模
-
2004年度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揭晓
-
作者:本刊记者
期号:第4期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学家 自然口语 奖金 青年 方言语音 北京大学 语言研究所 标记功能 中文系
-
描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2004年度评选工作于5月14日结束。本次评奖共评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的论文《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获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谢留文的专著《客家方言语音研究》、方梅的论文《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和
-
近十年客家商人研究综述
-
作者:周琍 龚丹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商人 研究综述
-
描述:客家商人研究作为客家文化研究的一部分,逐渐被学术界所重视。近十年来客家商人研究逐渐兴起,成果日渐丰富,这丰富了客家文化和商人群体研究,也存在着研究对象不均匀、研究水平整体不高、低水平重复等不足,应该从研究资料、视角和方法等方面努力,进一步拓展和推进客家商人研究。
-
一百五十年前新安(香港)客家方言声母及其流变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 新安
-
描述:笔者利用1866年巴色会传教士所编客家话罗马字《马太福音》研究了一百五十年前的新安(今香港)客家方言语音及其流变情况。本文讨论了声母系统及其演变。
-
论三十年代赣南闽西的客家山歌
-
作者:谢一彪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赣南闽西 客家地区 30年代 红军 三十年代 革命战争 任弼时 扩红运动
-
描述:歌的创作,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30年代创作的客家山歌数量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客家人创作了成千
-
曾天佑 百年锡家族的新掌门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新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兰莪成立125周年。杨氏第四代一一杨堃的曾外孙曾天佑在2010年6月18日来到北京。他的现任身份是皇家雪兰莪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尽管在成长过程中更多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但这个年轻人却在待人接物中透出
-
女性文学的历史补接与发展启示——《夜如年》意义解读
-
作者:刘家思 蒋意春
期号:第6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发展启示 女性生活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封建男权 男权话语 女性解放 客家女性 悲剧命运
-
描述:接众所周知 ,整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描述男权立场和男性话语的历史 ,女性在这一历史文本中作为“盲点”而失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男权对女性所实施的一种非人的摧残与压迫。在这里
-
永不消失的友誼之波——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四十週年
-
作者:萧梧
期号:第11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十年 世界 信息 客家 方言 西班牙 消失 潮州 尊敬 信件
-
描述:斷地傳播着中國的聲音,遞送着友誼的信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是我國唯一向全世界廣播的國家電台,四十年前——一九四七年的九月十一日誕生。發展到今天,它擁有五百多名懂各種外語的工作人員,每天用四十三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