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梅州海外移民史的开端
作者:魏明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史  《客家源流探奥》  客家研究  海外  梅州  代表性著作  传统文化  客家人 
描述:一、学术史与问题的提出 客家是一个移民形成的民系,客家移民史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其代表性著作,如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客家研究导论》,王东《客家学导论》①、谢重光《客家人形成发展史纲》、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⑦和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③等,都详细地探讨了客家人的国内移民
动乱中的偏安——清末潮汕地区、客关系浅析
作者:卢继定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汕地区  清末  动乱  二十世纪末  国都 
描述:首先要说明的是,所谓“偏安”指的仅仅是福佬与客家的关系,二十世纪末叶,整个中国都处于动荡与不安之中,潮州也未能幸免。
客交融地带的养蜂状况:粤东陷隍、凤凰调查札记米
作者:张婧璞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养蜂技术  凤凰镇  调查  粤东  札记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潮安县 
描述:的资源——各种花卉——转化为蜂蜜。他们是否再现了古人的养蜂技术?他们自身的相互关系怎么样?是否有民系的界限(如客家人或福佬人)和地缘界限(本地人或外地人)?是否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如果有,又是怎么探寻解决的途径?笔者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
族群视野中的宗族社会:广东丰顺客村落的个案分析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社会  族群  丰顺县 
描述:族群视野中的宗族社会:广东丰顺客村落的个案分析
1950年前后八乡山区的情人风与改嫁
作者:何国强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风俗习惯  丰顺县 
描述:1950年前后八乡山区的情人风与改嫁
聚落·会馆--洛带客家移民文化之初探
作者:马跃峰 张庆顺  期号:第2期 来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聚落  会馆  客家民系  移民文化 
描述: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洛带镇是客家移民的"净土".在那里比较顽强地显露出移民独特的"个性":其物质形态反映在居住建筑上,完全大异于其他地区的模式;精神形态则主要表现在会馆建筑上."会馆建筑"作为各省移民同乡聚会之所,是洛带移民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物质见证,也是背井离乡的客家人在新环境中的精神认同和归依.
与客家始迁祖不同的徽州中原移民
作者:赵华富  期号:第6期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始迁祖  中原衣冠  一统天下  徽州文化 
描述:元或多元的文化格局。与客家的始迁祖不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是“中原衣冠”,他们征服并同化了当地的山越人,由“客”变“主”,使徽州成为他们的一统天下;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山越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统一的徽州文化。文章重点阐述了徽州中原移民发展的历史特点。
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作者:郭一丹 梁音  期号:第2期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移民文化  社会  综述  客家文化  四川省  人民政府  香港地区 
描述:的主题主要有三大板块: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客家移民与客家文化.
中原移民与闽西北客家区的形成
作者:廖开顺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闽西北  中原移民  三明 
描述:是汉人移民大量进入闽西北的高峰时期,对闽西北客家区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外迁型移民迁置与新客家文化:淅川县迁荆移民研究之二
作者:陈建林  期号:第2期 来源:荆门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迁型移民  客家文化  淅川县  移民迁移  文化型态 
描述:大规模移民迁居地的主客文化融合,关系到迁居地的长治久安。淅川县移民迁移到荆门已历20多年,与迁居地人民的文化在经历了最初的接角与碰撞之后,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实现了交流与融合,新的文化因素已促使移民迁居区形成了新客家文化型态,是特殊的文化进步现象。
上页 1 2 3 ... 7 8 9 ... 34 35 36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