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88)
期刊(1558)
学位论文(300)
图书(146)
会议论文(46)
视频(2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88)
期刊 (1558)
学位论文 (300)
图书 (146)
会议论文 (46)
视频 (2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32)
2011(360)
2009(158)
2008(162)
2007(75)
2006(57)
2004(29)
2001(7)
2000(5)
199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8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4)
客家文博(22)
中外企业家(3)
消费(2)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南方论丛(1)
音乐大观(1)
课堂内外(初中版)(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浅谈赣南客家文化的海内外传播
作者:芦丹 林威  期号:第4期 来源:湘潮(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文化  国内传播  海外传播 
描述:赣南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厚,本文试从赣南客家艺术、客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的学术传播等方面探讨赣南客家文化的海内外传播。
客家文化催生陶瓷艺术创新发展:青瓷创意研发
作者:熊青珍 罗志强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青瓷  文化  创新 
描述:客乡青瓷之发展,必须认识客家历史上青瓷之美,了解客家文化之内涵,发挥地方青瓷优势,利用客家资源强势,以现代人的设计思维、文化特色提升青瓷产品的附加值,再造客乡青瓷的新篇章。
梅州109岁女寿星的长寿秘诀
作者:冯雁  期号:第7期 来源:长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寿星  历史时期  日常农活  客家妇女  红葡萄酒  主持家务  合理饮食  脸色红润  老人斑  积极乐观 
描述:生于清朝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的郭云招老人是梅县畲江镇双溪人。她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跨越三个世纪。
浅谈桂南采茶戏的现状与发展——以博白客家采茶戏为个案
作者:莫乔雅 孙宝  期号:第6期 来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桂南采茶戏  历史分期  现状  建议 
描述:本文以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为个案,就"桂南采茶戏"的历史分期、现状做初步探讨,力图呈现其传承的真实面貌和多重价值与发展变化趋势;并为桂南采茶戏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和进入良性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建议。
土楼的活法
作者:冯骥才 汪可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土楼  建筑风格  建筑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建筑保护 
描述:奇观。如今,最古老的土楼竟是唐代的!一些久已废弃的土楼巨大的片状的墙壁,兀自竖立在村落之中,有如大西北丝路上那些挺立千年以上的残垣。一种悠远的历史氛围,使人感到这些土楼的阅历深不可测。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及其文化内涵:以培田为中心
作者:张燕清  期号:第9期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婚俗  闽西客家  文化内涵  新娘  培田  婚姻习俗  婚俗文化  传统文化  程式  文化心理 
描述: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婚姻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龙南:古老的客家围屋
作者:罗香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客家人  文化研究  学科背景  龙南县  中华民族  鹅卵石  关西  三合土  方言 
描述: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支系。客家的方言系统、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等方面特色鲜明,是开展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标本,吸引了不同国籍、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的目光。
梅州客家村落民居、风水林及其文化
作者:古德泉 古炎坤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林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村落民居  风水林  文化  梅州 
描述:文章从风水林这一特殊森林群落出发,概述了梅州客家人聚居之地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村落、民居、风水林及其文化内涵的地域特色。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述略
作者:李惠芳  期号:第33期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院研究  梅州书院  梅州地区 
描述:书院是中国唐宋以来一种重要的地方教育设施,介绍了梅州书院的概况,阐述了梅州地区书院的演变历史,勾画出了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的轨迹。
从古语词看客家方言与吴语的关系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吴语  古语词  关系 
描述:本文结合古代文献考察了客家方言和吴语共有的古语词,据此揭示了客家方言和吴语存在的较紧密的历史关系。分析表明,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古江淮官话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