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广害民系祠堂建筑特色比较分析
-
作者:赖瑛 杨星星
期号:第8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府民系 客家民系 祠堂 逮筑文化
-
描述:广府和客家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大主要民系。两大民系因历史成因、文化等方面差异而导致祠堂建筑在祠宅规划、建筑形制、装饰装修等宏、中、微观三层面的差异。长文从此三层面比较分析二者祠堂建筑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
比较视野下的客家人与广府人价值观
-
作者:郭起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广府 价值观 比较研究
-
描述: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源于汉文化,但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两大民系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在价值观上客家与广府人表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客家与广府地区地缘接近,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二者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利弄清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因子生成发展的源流脉络,从而更好地把握两者的文化特质。
-
广东闽粤客方言古语词比较研究
-
作者:林伦伦
期号:第1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闽粤客方言 古语词 比较研究
-
描述:本文在对大量的古语词作了考释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境内的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所保留的古语词进行了比较研究,把这些古语词分为三类:1.三种方言共同保留的古语词;2.闽、粤方言共有的古语词;3.闽客方言共有的古语词。
-
潮州筝与客家筝的比较研究
-
作者:雷欢
期号:第S2期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州筝 客家筝 古筝流派 比较研究
-
描述: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同处在我国东南部的粤东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及历史成因上的特殊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筝乐风格和演奏特色。文章以二者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求更好地继承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让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走向全世界。
-
客家山歌与中外民歌的比较
-
作者:李寿粦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民歌 曲调 风格
-
描述: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
陈启沅、张弼士兴办近代企业之比较
-
作者:张振成
期号:第1期
来源: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启沅 张弼士 近代企业
-
描述: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认识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揭示他们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闽西、贺州客家民歌旋律色彩之比较
-
作者:廖旭华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旋律色彩 贺州
-
描述:闽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人,因躲避战乱漂泊他乡,与当地原住民经过长期的杂居、融合,发展成现在既有中原汉族语言文化,又有当地原住民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由此产生的客家民歌不仅国内反应强烈,在海外也影响巨大,值得我们研究。在此,对两地客家民歌的旋律色彩作一番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客家民歌。
-
客家山歌和畲族民歌的比较研究
-
作者:边秀梅 姜苏卉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畲族 音乐文化
-
描述:客家先民和畲族先民都生活在赣闽粤交界的山区,唱山歌是客家和畲族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客家山歌和畲族民歌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其比较研究对促进客畲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客家山歌与西北“花儿”的比较研究
-
作者:赵亮
期号:第9期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音乐形态 文化变迁
-
描述:本文对客家山歌与西北“花儿”从音乐形态和风格特征上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并追根溯源,从两者的历史源流中找到理论依据,得出传统音乐跨地区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对我们今天研究山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半山客的收养:一项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作者:赵琬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文化比较 收养 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 社会功能 大洋洲 普遍
-
描述:收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重要的社会制度,这篇文章以粤东凤凰山区的收养为例,先介绍当地半山客收养的对象、方式、动机以及社会功能,继而将它们与东大洋洲的岛屿国家的收养作跨文化比较,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解读收养。本文有两个关注点,首先是收养分别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中是如何表现的,其次是如何解释这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