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等分立的格局
-
作者:刘泽民
期号:第2期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舌齿音格局 方言史
-
描述:局体现出的方言史意义进行阐述。
-
过去130年间客家方言用字的演变
-
作者:刘镇发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书写方式 口语词 字形
-
描述:客家方言书写还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
-
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研究
-
作者:陈方
期号:第6期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音对应规律 推广普通话 北京音 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研究 现代汉语方言 方言分区 方言区 客家方言 现代汉语教学
-
描述:汉语方言分为九种:北方官话、上
-
五华(郭田)方言舌尖元音带韵尾的韵母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方言
-
描述:宁(新圩)客家方言中的类似例子。
-
也谈粤方言梗摄三四等韵文白异读的来由
-
作者:麦耘
期号:第4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方言 客家方言 梗摄 文白异读
-
描述:关于粤方言中古梗摄三四等韵字的读音,有学者认为,白读来自客家方言,文读是粤方言原有读法。从粤方言大量的调查材料、以及相关文史资料等多方面证据来看,白读应为粤方言本有、文读层来自通语的影响,因此,客方言来源说并不正确。此外,在粤方言的边远地区,梗、曾摄合流比中心地区更快,也是有其社会原因的。
-
近20年汉语方言学学术活动述评
-
作者:詹伯慧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汉语方言学 方言语法 方言研究 连读变调 学术活动 客家方言 学术研讨会 闽南方言 香港中文大学
-
描述: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从汉代扬雄(53BC—8AD)的《方言》算起,已经经历了2000年的历史。而运用现代语言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调查方言、研究方言,从而建立起现代汉语方言学,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迄今只不过70来年的历史。从20年代到40年...
-
瑞金方言的助词“去”、“却”和“来”
-
作者:刘泽民
期号:第3期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瑞金方言 客家话 助词 近代汉语
-
描述:本文从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角度详细描述了客家方言瑞金话中三个动态助词“去”、“却”和“来” ,并将它们和近代汉语的相应助词作了对比 ,指出它们正是近代汉语助词在瑞金方言中的存留。
-
《客方言》中的农业类词语浅析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词语 荷兰豆 说文 方言研究 农业文化 落花生 客家地区 真正意义 考证
-
描述:真正意义上的客家方言研究始于嘉庆初年镇平人(今蕉岭)黄钊的《石窟一征》,该书从考证词语的历史渊源角度出发,辑录了四百多个词语。光绪24年温仲和以此书作底本编成《嘉应州志》卷七《方言》。
-
罗翽云《客方言》的训诂研究及其意义
-
作者:谭赤子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翽云 《客方言》 研究 客音存古 双声 通假
-
描述:究成果,多采取词汇训释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解释词义时形成自己的特点。《客方言》的成就在客家方言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总结和开拓的意义。
-
粤北洞冠水流域的“军声”
-
作者:邹晓玲 丁沾沾
期号:第2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洞冠水流域 “军声”粤方言 客家方言 濒危方言
-
描述:的汉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