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采茶戏传承的思考
-
作者:徐今彦
期号:第8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传承 发展 策略
-
描述:文立足于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采茶戏传承的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举措。
-
高宣兰与赣南采茶戏
-
作者:钟孟盛 郭世凤
期号:第1期
来源:老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文化 名誉主席 无不为 歌舞剧 戏剧创作 老人 赣州市 江西省
-
描述:获悉赣南采茶戏这朵客家文化奇葩,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每一位赣南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高兴之余,我们不能忘记赣州剧协名誉主席、赣南采茶歌舞剧团著名编剧高宣兰老人。近日,笔者慕名对高老进行了采访。
-
采茶戏,明天你将走向何方——对粤北采茶戏的生存状况和未来发
-
作者:薛庆
期号:第8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粤北 民间歌舞 民间说唱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东北部
-
描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其旺盛势头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43年到1949年期间,由于战争原因,粤北采茶戏逐渐衰落。
-
赣南采茶歌舞的风格与特点
-
作者:杨吉慧 林建平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采茶歌舞 风格 特点
-
描述:江西赣南采茶歌舞起源于劳动,来自于民间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喜剧色彩。采茶歌舞中的音乐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鲜明,更具特色的是,赣南采茶歌舞表演技巧中的“三绝”:扇子花、矮子步、单水袖,令人观为叹止。
-
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
-
作者:黄玉英
期号:第3期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矮子步 客家民系 赣南客家 表演身段 江南 民间艺术家 剧目 传统文化意识 科学发声方法
-
描述: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赣南文艺学校黄玉英“平地有好水,高山有好花”,世称“江南一枝花”的赣南采茶戏就是土生土长在高山之上。高山造就了客家民系,客家民系造就了客家艺术,赣南采茶戏便是客家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要认识赣南采茶戏,我们得首先认识一下客...
-
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创新
-
作者:王婷 徐灵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艺术风格 传承与创新
-
描述: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了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风格,提出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与创新赣南采荼戏的思路与对策.
-
客家艺术的奇葩——赣南采茶戏
-
作者:刘小森
期号:第1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客家人 民间艺术 矮子步 采茶歌 于都县 传统剧目 袖筒 演出 戏台
-
描述:举着杆旱烟筒竟忘了往嘴里送。他说:“打戏班子进村来,我就没落下一场,说来也真怪,虽然现在电视节目丰富了,但打心底里就偏爱这采茶戏,这大过年的要是少了采茶戏,心里还真堵得慌。”
-
浅谈赣南采茶戏之由来
-
作者:黄庚明
期号:第9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春茶。 茶女采茶时,常唱“采茶歌”,后发展成联唱形式的“十二月采茶歌”。在赣南流行的主要有三种,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十二月倒过来唱到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这些茶歌受
-
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审美 客家文化
-
描述:赣南采茶戏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它以赣南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这种戏曲形式衬词独特、唱腔妩媚多姿、表演身段风格独异,真实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是客家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审美文化特质。
-
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戏班调查
-
作者:徐赣丽 孙宝 莫乔雅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博白 客家 采茶戏戏班
-
描述:主,并有相对固定的戏路机制。采茶戏班在其表演的过程当中经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仪式对于戏班和请戏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最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提出,要振兴桂南采茶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强对采茶戏班的管理与引导;要充分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保护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