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士人塑造程旼形象的意义
-
作者:刘正刚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旼 明清 士人 祠庙
-
描述:程旼作为客家地区重要的乡贤人物,至少在宋代已引起士人的关注。明清时期,随着王朝对广东地方统治的加强,广东官绅极力通过挖掘与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了程旼公信、正直、儒雅的完美形象,并通过祠庙建设,最终使得程旼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闻人,士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海滨温泉的海洋味道
-
作者:杨乃运 张永龄
期号:第11期
来源: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温泉 海滨 味道 海洋 别墅群 高速公路 异国情调 度假村
-
描述:海滨温泉度假村最初吸引我的不是温泉而是别墅,是客家菜。当沿着汕深高速公路,驶出稔山出口,转向国道驶向惠东平海镇方向后不久,一组异国情调的豪华别墅就出现在右侧窗外的矮山坡上,绿树丛环簇的别墅群,依坡而建,错落有致,在明灿灿的阳光下十分撩人眼目。服务中心区餐厅两面临窗,窗外的山光院景透过明亮的玻璃与餐
-
客家服饰中的吉祥装饰艺术研究
-
作者:刘勇勤 朱盈
期号:第21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吉祥图案 客家 服饰
-
描述:吉祥图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又以寓意的方式表达人类改变生存环境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客家人在服饰上的吉祥图案运用,体现了客家人在继承汉民族传统吉祥文化方面的坚贞与执著,同时又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习俗特点.
-
风景画地域性特点的表现:兼论客家红土地风景画创作
-
作者:徐文军
期号:第8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地域性特点 客家红土地 创作
-
描述:在艺术多元化及崇尚个性表达的今天,风景画地域性特点的突出描绘与表现,是许多地方画家的自觉追求。油画风景作品凸显地域性特色,其实也是油画民族化及艺术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在考察了当今画坛上一些表现地域性特点较有影响的风景画名家名作的基础上,对客家红土地油画风景的创作作出了一些思考。
-
浅谈客家筝派的演奏特点及风格
-
作者:铁静
期号:第33期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筝派 演奏特点 风格
-
描述:本文以客家筝派演奏特点及风格为论述对象,对客家音乐的演奏技法与风格进行概述。首先,对客家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浅析。其次,从左手按滑音、刮奏及变化音等方面,对客家筝派的演奏特点进行论述。最后,从不同的乐曲对客家筝派的演奏风格进行分析,总结出客家筝派古朴典雅、明亮清新的风格。
-
浅谈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特征
-
作者:朱烨桢 梁丽珉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围屋 结构 空间
-
描述: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作为赣南客家典型的建筑客家围屋在赣南一些地方得到比较完善的保存。而且每座客家围屋都有它各自的建筑特点与特色。因此围屋有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说法。
-
关于客家文献服务客家文化旅游的深度思考
-
作者:罗碧文 李苏华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文献 旅游
-
描述:概述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利用客家文献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分析客家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由此着重阐述了客家文献对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
用法律规范语言文学
-
作者:卢建一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法律规范 闽方言 方言区 推广普通话 各民族 多文种 规范汉字 繁体字
-
描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具体而言,有56个民族,拥有73种语言,说汉语者占总人口的94%,可划分为7大方言区,还可再细分,如闽方言区可分为福州、闽南、莆仙、客家4个方言区。有的山区县拥有多种方言,村与村之间语言不通是常见现象。30个
-
乡土培田
-
作者:伊瑜
期号:第1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群 土培 明清时期 永定土楼 建筑文化 福建省 古村落 客家
-
描述:培田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及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相媲美,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被喻为辉煌的客家庄园。30幢明清时建造的
-
解读河南文化的四个关键词
-
作者:张新斌
期号:第2期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南文化 缩影 朝圣 家园 福地
-
描述:河南在人口、农业、经济、文化与形象上表现为中国的缩影。河南是圣地,洛阳是圣城,河南段黄河是圣河,嵩山是圣山,河南堂为圣堂,河南文化对中国人而言是朝圣;河南是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活动地、中华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姓氏郡望的主要衍生地、客家先民的首次南迁出发地,是中国人的家园;河南是人们创大业、干大事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