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民间谚语拾零
-
作者:士心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谚语 福建 民族文化特征 土著民族 上古时期 北方移民 民族生 畲族
-
描述:福建的民间谚浯源远流长。畲族是八闽大地上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现在仍流传的许多畲族谚语.保存着古代闽人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上古时期.当福建土著民族生息在闽山闽水之间时.便有了自己的谚语。当北方移民流人福建后.又产生了自己的谚语。闽谚显出了鲜明的兼容特色。如客家谚语“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
巧打客家牌有朋四方来:龙南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做法
-
作者:谢晓东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农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南县 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 客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 文化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
-
描述:龙南县位于江西的最南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围、燕翼围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和以国家级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武当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
从不回首:牙买加客家妇女的角色分析
-
作者:亚历山大·李 何小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牙买加 二十世纪 十九世纪 吃苦耐劳 移民潮 华裔
-
描述: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早期,是牙买加华裔群体从中国往这个岛屿的第一波移民潮,客家妇女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已经得到默认,但却很少宣传,因而值得探究。在牙买加的华裔圈子中,客家妇女吃苦耐劳的声誉是公认的事实,尽管她们后裔的脸型及声调已经变化。
-
饮水思源:中国乡村葬礼中的道德、地位及其再造
-
作者:欧爱玲 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葬礼 文化大革命期间 道德 乡村 中国 饮水 旧社会 老百姓
-
描述:“在旧社会,普通老百姓支付不起完成一次葬礼所需的费用,只好将装有亲戚骨骸的坛子(金罂)放在祠堂里。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都乱糟糟的,一些顽皮的小孩就将装有骨骸的瓦罐扔到了河里……我与房东宋玲(Songling)以及她的邻居爱华(Aihua)坐在宋玲家的客厅里喝茶
-
牛角屋诞生“红色小上海”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客家民居 长汀县 福建省 苏维埃政府 牛角 中国革命 红色 毛泽东思想 文化中心
-
描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从这里起步。它被看作是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地,它也是早期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更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它被冠以"红色小上海"的美誉。它便是位于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之地的长汀。
-
台湾之心 艺苑之珍:记台湾南投美术工艺精品2010北京展
-
作者:肖军 侯轹
期号:第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美术工艺 北京 精品 少数民族 客家移民 文化内涵 人文艺术
-
描述:位于台湾中央位置的南投县,是台湾唯一不临海的县市。玉山、浊水溪、日月潭等名胜,以及广阔的茶园、竹海,一年四季的湖光山色,吸引着无数大陆游客。泰雅人、赛德克人、布农人等台湾少数民族与闽南、客家移民在当地生活,会聚多样的文化内涵,也造就出南投县别样的人文艺术气息。
-
THE SOURCE OF LIFE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错。 真快,现代化的交通,把遥远“前世”的河源一下子送到“今生”,河源,清晰地站在我面前。河源的“前世”,被称为客家人的“根源”, 因为它是客家始祖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至今河源全境仍
-
学习借鉴台湾新产业理念:梅州文经访问团圆满结束在台行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习借鉴 梅州市 台湾地区 产业理念 行程 团圆 文化创意产业 高峰论坛
-
描述:4月25日,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泽君率队的梅州市赴台湾文经访问团结束为期8天的紧张行程。在台期间,邀请了参加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台湾嘉宾,洽谈了推动梅州快速发展“慢生活”特色经济的合作项目,学习了台湾发展观光休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理念,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丰硕成果。
-
亲切感人的《故乡福州行》
-
作者:丘桓兴
期号:第5期
来源:对外大传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改革开放给福州带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我们决定编一期特辑文章加以报道。不过,要把这个大题目做好,也不容易。近年,《人民中国》以回乡见闻录的形式,先后报道了广东省客家山村和辽宁省大连市的变化,颇受读者欢迎。于是,我们派福州籍记者黄秀芳回乡采访。带着编辑部的重托,也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期望,黄秀
-
论筝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
作者:王冠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 历史 发展 变迁
-
描述:秦筝传入中原,赵、郑、楚、吴相继流行,后来随着客家人的三次大迁陟,筝又传至闽、粤。流传至各地的筝乐,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民俗、方言等因素长期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音乐互相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除了在地域上的传播不断扩大,它本身的外形与制作在我国古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