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谱,历史,权力
-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7期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传统文化 家族史 权力
-
描述:一九九六至一九九八年间,我曾多次深入到江西宁都县的一个客家村落(取学名富东村)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个有四千多人口的大村落,居住着罗李两姓。根据罗姓族谱的记载,最迟在公元一千年间罗姓家族的祖先已经在富东开基。从他们讲述的方言,与赣南其他地方的客家方言比较来看,居住的时间应该比较久远,是所谓“老客”。
-
客家情歌语言特色赏析
-
作者:李桐贤
期号:第1期
来源: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情歌 语言特色 赏析
-
描述:客家情歌是客家民歌的一部分,是客家地区人民应用自己的语言形成表达爱情的一种诗歌形式。本文主要从语言运用角度对客家情歌的通俗性和形象性,音乐美和含蓄美等方面进行赏析。通过赏析,我们对客家情歌的语言特色有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这块南方艺术瑰宝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学习和借鉴的目的。
-
从《昭君怨》看潮州筝派与客家筝派的区别
-
作者:许秋香
期号:第1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州筝乐 客家筝乐 昭君怨
-
描述: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是我国东南地区比较重要的两个古筝流派。本文以两派共有的同名异调曲《昭君怨》为切入点,分析了两者在调式、板式特征和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区别,并进一步探究了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旨在使初学者能通过比较分析,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两个流派。
-
广东龙川佗城话中跟“先”有关的几个句式
-
作者:刘立恒
期号:第12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川 客家方言 时间副词
-
描述:龙川佗城客家话中的“先”用法比较特殊.“先”是一个表示动作次序的时间副词,既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后面.论文对龙川佗城客家话中的“先”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置于句末的“先2”的功能和性质,并探讨了它的来源.
-
《应用汉语教程》学习指要
-
作者:劳毅
期号:第5期
来源: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汉语教程 体态语 地域变体 书面语 北京语音 现代白话文 会话含义 应用文科专业 “把”字句
-
描述: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转换快;书面语和口语关系复杂;地域变体丰富。现代汉语内部构成成分主要特点为:语音、语义、语法、浯汇单位一体化。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变体 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
-
欠发达地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
作者:李成生
期号:第18期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县域经济竞争力 欠发达地区 工业主导型经济 石城县 农业产业化 相结合 产品加工 关键领域 综合竞争力
-
描述:放的前沿,赣江源头、赣闽边际的特色产品加工大县、全国闻名的烟叶白莲之乡、现代客家文化名城。重点要抓好以下五点:一、发挥比较优势,增强自然优势力石城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其他先进县市相比,虽然在经济、技
-
田野调查视野下的客家妇女:以闽西武北村落为例
-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6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社会角色 社会生活 闽西武北村落
-
描述:一面;既贯穿了精英意识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又存在着制度条文和实际生活相悖离的现象。在客家妇女研究中,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的结合,才能比较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客家妇女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一面。
-
泉州“传统民居式”土楼特征、功能及其演变
-
作者:陈凯峰
期号:第2期
来源:城乡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泉州 特征 演变 世界遗产 客家地区 闽东南沿海
-
描述:土楼以中国传统民居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而为世界所瞩目。2008年7月,以福建土楼为名被世界遗产名录收入,以现存的分布状况看,其主要是存在于闽西南山区的南靖
-
粤东梅州“香花佛事”中的“目连救母”
-
作者:王馗
期号:第2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目连救母 宗教仪式 佛事 莲池 戏曲研究 粤东 角色转移 故事 劝善 佛教
-
描述:香花,是流行于粤东梅州客家民系的佛教超度仪式。在梅州基层社会有多种称谓,比较普遍的称谓有:做香花、做斋、做佛事、做好事、做功德、做和尚等,均指丧事活动中操行的超度仪式,
-
黄河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源头
-
作者:丘菊贤 杨东晨
期号:第1期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黄河文化 客家话 客方言 狗肉 堂号 古汉语 先人 河南 中原汉人
-
描述:地区是中华文化之源”。“客家文化比较全面地保存了河洛文化的精神”,但对客家根在中原未进行深入的论述。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索,并说明客家文化渊源于中原的黄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