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化资产的经济转化:以桃、竹、苗茶产业为例
作者:张翰璧 张维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产业  经济转化  文化资产  经济全球化  十九世纪末  工业生产  文化特质  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 
描述:既遥远又抽象的国与凰之上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个别的国家与区域,同时也对一般个人产生不小的冲击;全球化不只创造出跨国的生产线,制造规格化的产品,也间接促使在地化的发展趋势,以在地化的特质作为文化产业的利基。[第一段]
从族谱看梅州客家人口的变迁
作者:陈干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人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族谱是我国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史等资料。通过对一姓、一族、一系、一世的研究,可以了解人口繁衍的历史和变迁的规律。客家人在逐步南迁散居各地的过程中,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自己的祖宗、源
信仰、族群与政治:台湾枋寮义民庙十五大庄形成史及其传播
作者:罗烈师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祭祀圈理论  宗教信仰  中国  族群  台湾省  枋寮义民庙  义民信仰  政治参与 
描述:义民是台湾客家的核心信仰,其中又以新竹县新埔镇的枋寮义民庙影响力最大。本文重新思考台湾汉学人类学的重要理论“祭祀圈”,以十五大庄的形成史及其传播为素材,说明这一信仰过程中所包含的族群与政治力量。
梅州客家围屋的特点和借鉴
作者:李蓉 邹飞祥  期号:第5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客家文化  传统民居  借鉴 
描述:围龙屋等传统民居奇特的建筑构思,体现了深邃的文化艺术气质,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承、创新和融合。文章从客家围屋形制变化,归纳其特点并探索客家文化发展过程,对如何借鉴古代的建筑思想,提出合理化建议。
客家妇女翘鞋形式与制作技法研究
作者:郑惠美  期号:第6期 来源:实践设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翘鞋形式  制作技法 
描述:形式差异,并以2011年夏天前往中国大陆贵州省,实地学习纪录之侗族翘鞋制作过程,作为客家翘鞋制作技法之参考依据,希望借镜少数民族翘鞋的制作方法,作为复制或再兴客家翘鞋工艺技术的基础。
省思:客家人 流动的?愁
作者:陈玉梅  期号:第121期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找寻自我的客家族群,「现身」的过程步履蹒跚。从媒体发声到试图在生活中生?族群的文化基因,他们慢慢看到:有机的客家文化养料以及族群间相遇的感动与创意,才是这个族群的生命所在,也才能?正贡献於台湾文化。
客家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本土化研究:以赣南地区为例
作者:刘莹 朱佩颖  期号:第11期 来源:家教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文以赣南客家地区为例,探讨了在中国英语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在英语语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大环境下,为了在国际交往中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本土文化,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将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界线、认同和忠实性:进香,一个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认知他者的
作者:林秀幸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人类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进香  界线  认同  社群  认知 
描述:签而建构的小群体(譬如某某品牌车队)和族群或地方社群有何差异?「认同」是什麽?是一个或多个?如果「界线」和「认同」只是交易过程(transaction)中「协商」(negotiate)的结果,「认同
加强区域生态经济圈的金融交流与合作:以闽粤赣客家生态经济圈
作者:李新耀  期号:第10期 来源:南方金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生态经济圈  发展 
描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国家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本文指出打造闽粤赣客家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意义,并对该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生态经济圈金融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台湾客家文化与语言教学分析
作者:罗纶新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语言  教学 
描述:客家文化却面临重大的考验。尤其遭遇空前未有之客家话大量又快速流失的问题,及文化即将灭绝的困境。台湾为了使各族群的语言文化得以保存。并且推动族群互相尊重、并存共荣的政策,乃在中小学推动乡土语言课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