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禧文艺美学思想初探
-
作者:钟俊昆 刘信波
期号:第10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易堂九子 魏禧 文艺美学思想
-
描述:魏禧是易堂九子领袖,清初著名散文家、诗人,他认为作家应重视人品、修养,要求积理炼识,讲究真气与个性,务求经世致用,这些文艺美学思想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中曾产生广泛影响。
-
客家和客家人对理学的特殊贡献
-
作者:周建华 曾光敏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人 理学 特殊贡献
-
描述: 客家 人 陆九 渊、杨时 、朱 熹 等的 继往 开 来,得到 发展 ;又 经 客家 人陈 献 章以 及王 阳 明在 南赣 客 家地 域的传 承 ,把理 学 推向 了新 阶 段。
-
浅析客家山歌的叙事方式
-
作者:陈文红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叙事方式
-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的文藝形式,深受唐宋詩詞的影響而漸趨成熟並廣為流傳。本文試從文藝理論的敍事方式:悖語意味,非邏輯的想像,順勢敍事,元敍述等來進一步分析客家山歌的文學內涵。
-
锺铁民 美浓乡土的守护者
-
作者:锺永丰
期号:第480期
来源:天下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锺铁民为客家文学家锺理和之子,八月二十二日病逝。一生致力写作、投入环保运动。曾与他共事,诗人锺永丰缅怀锺铁民为保存客家文化与地方运动的努力,其精神深入台湾文学与社会肌理。
-
台湾客家文学中的客家婚礼仪式
-
作者:段馨君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文学 客家婚礼仪式 《寒夜》 《笠山农场》 《相亲》 《福春嫁女》
-
描述:的契约,婚礼是实行一种签约的仪式;钟理和的《笠山农场》透过小说的形式,抗议台湾早期客家庄内禁止同姓结婚的根深蒂固旧礼俗;黄娟的短篇小说《相亲》,检视女姓对于自由恋爱与相亲的挣扎,年轻一代追求婚姻自主权;台湾首出客家歌舞剧《福春嫁女》,在舞台上戏剧化地模拟实际生活,再现了客家传统礼俗及现代婚礼。
-
客家文化与两岸旅游交流
-
作者:孙兆慧
期号:第8期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旅游业 交流 社会历史 文化现象 人类社会 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
描述:理者也是具有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的社会的人、文化的人.第三,旅游活动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文化创造的过程.从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方面看,旅游业区域合作既是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过程.要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在两岸旅游交流中的作用.
-
广东省河源市村名的地理分类及文化意义
-
作者:王文芳 贾文毓
期号:第S1期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市 村名 地理环境 文化意义
-
描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组合、自然地理因素与其他因素组合、人文地理因素组合、人文地理因素与其他因素组合、同时含有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组合共六种组合方式;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源市村名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即生态文化意义和民族迁移与民族融合下形成的客家文明和民族团结.
-
岭南才子的先见之明:兼论宋湘鲜为人知的若干独特见解
-
作者:邓仁权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湘 才子 岭南 梅州市 嘉应州 翰林院 文渊阁 知府
-
描述:宋湘(1757-1827);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白渡镇创乐象湖村)人。宋湘在世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贵州乡试主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国史馆、文颖馆总纂。尔后被派往云南,先后担任曲靖、广南、大理、凤庆、保山、楚雄任知府,期间还兼任迤西、迤南、盐法道员,官至湖北督粮道。
-
The Effectiveness of Hospital
-
作者:張煥禎 張玉坤 李淑美 陳美芳 黃美菁 彭竟琳 顏慶雲
期号:第4期
来源: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糖尿病 醫院式個案管理 區域醫院
-
描述:以及一年內的4次追蹤測試結果。本研究分別採用GEE統計方法之多變項線性迴歸與邏輯斯迴歸處理重複測量資料並調整影響因素之效應。共計60位第二型糖尿病患(平均罹病期3.25年)為研究樣本,皆為已婚、年齡介
-
“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
-
作者:陳逸君
期号:第12期
来源:研究與動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認同 福佬客 族群意識 文化變遷
-
描述:遷的因素與過程,瞭解他們安身立命的方式與想法,也希望能在此一福佬客風潮中,增進我們對這一群人的具體暸解,更重要的是,我們試圖從族群意識的理論架構,來理解在已然模糊的「福」「客」族群邊界中,福佬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