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0)
期刊(47)
学位论文(5)
视频(3)
图书(3)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40)
期刊 (47)
学位论文 (5)
视频 (3)
图书 (3)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83)
2013(67)
2012(87)
2011(63)
2010(43)
2009(22)
2007(8)
2005(1)
200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9)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
花溪(1)
老区建设(1)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
福建教育(1)
世纪人物(1)
广东史志(1)
农产品加工(1)
档案春秋(1)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旻鸢对话录
作者:徐艺嘉  期号:第2期 来源:神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  新生代  人物形象  军营  作家群体  讲故事  文学创作  坝上  故事性 
描述: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泽君 打造客家文化经济新中心
作者:东明 金伟  期号:第5期 来源:人物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山、水、人、文、和的特色优点,努力实现绿色崛起。 突出优势 实现三大发展 记 者:省委书记胡春华日前到梅州调研时要求梅州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不断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旅美敬猷君赞客家山歌好
作者:暂无 期号:第14期 来源:紫阳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旅美敬猷君赞客家山歌好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曼鸢对话录
作者:徐艺嘉  期号:第2期 来源:神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对话  叙事  军营  青春  追忆  文艺创作  《牡丹亭》 
描述: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客家的迁徙流转文化与毛红军的游击运动战术
作者:舒龙  期号:第15期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先进文化  运动战术  流转  红军  迁徙  生活空间  存在方式 
描述:客家先民衣冠南下,带着中原的先进文化,跋山涉水、辗转迁移,侨居,返迁,再转移,以至他们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千百年来远播、漂流、漫游,客家在行走中远避险恶灾祸,在长途奔徙中选择生活空间,在不停往返中开创基业,铸造辉煌。善于行走、擅于流转成了这一优秀民系的生命存在方式
客家名人故里行
作者:江金波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人故居  故里  文化积淀  叶剑英  黄遵宪  辛亥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历史名人  抗日战争时期  旅游开发 
描述:近现代梅县就有黄遵宪、蔡蒙吉、宋湘、叶剑英、云卿、张民达等名流,现存不少名人故居成为本地文化旅游开发的载体。市区的名人故里主要有黄遵宪故居~人境庐、云卿故居等。
一副有趣的对联
作者:杨俊威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对联  短斤少两  酿酒  秀才  讽刺  作坊  顾客  欺骗  专营 
描述:从前,客家地区有个酿酒作坊,专营酒醋兼养猪。店主姓朱,他生性贪婪,常常短斤少两欺骗顾客。乡里人苦于他是独市生意,敢怒而不敢言。一年的春节前夕,当地有位秀才路过此地。某久闻秀才的才学,即请他题写门联。秀才深知某为人,有意趁此机会讽刺之,于是,他欣然
传拳记
作者:练建安  期号:第13期 来源:微型小说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林五形拳  围龙屋  师傅  拳势  肘法 
描述:李三松师傅来到家寨已经有一阵了。李三松是一位走江湖的教打师傅,功夫底子是汀江流域的客家李家教,源于少林五形拳,长桥大马、拳势刚猛,肘法尤其了得。家寨有许多围龙屋,李三松被安排住在内外八围的龙兴围。此围入住千人,人气旺。
客家和客家人对理学的特殊贡献
作者:周建华 曾光敏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人  理学  特殊贡献 
描述: 客家 人 陆九 渊、杨时 、 熹 等的 继往 开 来,得到 发展 ;又 经 客家 人陈 献 章以 及王 阳 明在 南赣 客 家地 域的传 承 ,把理 学 推向 了新 阶 段。
《十陵纪事》简介
作者:雪杉  期号:第5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机关干部  老照片  四川省  田野考察  镇政府  社科院  客家  后裔  心血 
描述:长达45万字,集百余幅新老照片的《十陵纪事》一书,是十陵镇政府机关干部、客家后裔谢惠祥先生倾数年心血,在民营企业家世荣先生的支持和四川省社科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