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四川客家“发现”始末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5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发现过程 民国时期
-
描述:四川是國內最大的客家聚居地之一。四川客家從何時起、如何被外界所發現、所認識的?文章依據知名學者羅香林、董同和的論述,並結合四川本地學者鍾祿元的觀察報導,以及新發現的一大學生的畢業論文習作,系統追溯了四川客家的發現始末。四川客家被外界發現並認識是與民國時期的客家熱潮分不開的。
-
浅析清代的四川客家移民
-
作者:常湘芸
期号:第24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湖广 四川客家 移民
-
描述:“湖广填四川”被看做是清代前期移民史甚至是整个中国移民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四川的移民中,有一部分的客家移民,300多年来,四川客家人从处于弱势地位上传承着客家自己的文化。本文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稍微探讨四川客家移民与湖广移民的异同,从而得出四川客家移民的民族特征。
-
客家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王国强
期号:第5期
来源:教学案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体育教学 体育项目 应用 高中 中国汉族 客家文化 共同体
-
描述: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客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
-
区域文化视角下的广东体育区划初探
-
作者:龚建林
期号:第14期
来源:运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 区域文化 区域体育 体育区划
-
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广东体育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根据体育区划的原则,将广东体育区划为广府体育文化区、福佬体育文化区、客家体育文化区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区。各体育文化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相同和相异的特性,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岭南体育文化。
-
去哪里体验台湾乡村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海峡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运动有关。
-
赣南农村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
-
作者:杨依坤 袁春梅
期号:第4期
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农村体育 发展现状 对策
-
描述:化整合农村体育资源;构建"行政——社会两条路线并行,合理整合农村体育资源"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
论中央苏区文艺的创作主体与服务对象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文艺主体 服务对象
-
描述:受中央苏区文艺的参与主体及服务对象的制约,中央苏区文艺的创作主体是广大的工农大众,服务对象是以当地的客家民众为主。
-
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
-
作者:杨渝川
期号:第4期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理念
-
描述:传统的模式化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清初四川移民社会情势摭零
-
作者:李全中
期号:第5期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初四川 人口锐减 渐复省会 土著贡献
-
描述: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当归因于清军、南明军、吴三桂叛军、农民军等参战各方进行的战争,以及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清军置藩司于保宁而缓复成都,是由于清军在战场上未取得主动权,并且兵力和给养不足所致。在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移民涌入四川之时,战乱“孑遗”的土著为重建四川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宁都客家话的四声别义现象
-
作者:黄小平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 客家话 四声别义
-
描述:宁都客家话存在四声别义现象,主要通过声调变读来表达新的意义.有些变读的声调与连读变调无关,有任意性.有些变读的声调调值是连读变调产生的,并且它们固定化后重新归入各调类.有些变读的声调是该字的白读层,但因该白读层很罕见,故也算入四声别义.这种四声别义现象有些在闽西、粤东、粤北等地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