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闽中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词
作者:邓享璋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中方言  客家方言  关系词  横向渗透  历时演变 
描述:列举闽中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词,它们有的是词汇横向渗透的结果,有的则反映了词汇发展的不同方向和阶段。从其中的各个类别还可以看出这些关系词与方言、粤方言词语相同或相似的基本情况,粗显南北方方言的词汇差异。
客家古民居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毕剑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人聚空间  和谐与生态  和谐社会 
描述:客家古民居是客家先民在进入闽粤三角边区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所创造出的一种民居形式,它处处透着和谐,时时透着生态,是一种和谐的人聚空间,具有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
再考"沕水"之"沕"的本字
作者:雷昌蛟  期号:第4期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字 
描述:字》"(?)……读若沫"推测,"没"在《广韵》之前存在有微部阴声韵三等去声明母一读,此音正是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方言以及客家方言部分方言点"潜水"的词根的共同读音来源。本文还附带证明周德清《中原音韵》中的"汆"是用来书写"没"的俗字。
客家围屋的生态特色--江西龙南县客家围屋佣景研究
作者:汪颖  期号:第1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龙南县  客家  围屋  生态观念  自然环境 
描述:龙南县地处粤边界,为客家聚居区之一,造就了其特有的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特别是孕育了当地造型奇特,功能齐备,建筑精巧的客家围屋.在较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围屋的物理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和使用功能,探寻中国古代"顺应自然"及其原始自发的生态观念.
论兴国山歌的萌发、定型与衍播
作者:熊飞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萌发  定型  衍播 
描述:以"哎呀嘞"为歌头的一类山歌,是客家民系在赣南、闽西孕育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客家山歌.经在兴国跳觋活动中使用而成熟、定型,并在周边各地广为传唱.本文通过对各地采集的同类山歌的音调、结构分析比较研究,以扩大读者对兴国山歌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定光古佛的闽西缘
作者:温秋明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研究  定光古佛  闽西缘 
描述:客家保护神定光古佛自出家驻锡到圆寂均在闽西武平,在闽西现有諸多的遗迹和广泛的传说;他佛事的形成传播与成名弘扬有一明显的轨迹,即武平狮岩而汀州(闽西),汀州而闽、粤、、浙,而台湾等海外客家聚集地区,有其深深的闽西缘。
客家民间艺术的和谐观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影响
作者:王东  期号:第11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中央苏区  民间艺术  和谐观念  设计师  美学思想  和谐之美  艺术内涵 
描述:和谐是儒家的重要美学思想,也是客家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美学思想。在赣南、闽西客家民间艺术中,和谐表现在讲究对称、统一、协调和整体,小至一片枝叶、一个细部,大至不同时空的物体的组合,都
清代客家盐商与宗族建设
作者:周琍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客家  盐商  宗族 
描述:清代,盐业经营有利可图,盐商通过经营盐业发家致富后,成为地方望族,并进而凭借自身的财力和地位等参与地方社会建设。本文试以清代粤客家盐商的典型材料为个案进行分析,集中展现盐商对地方宗族的建设情况,从而揭示清代盐业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广播跟进式采访初探
作者:许新霞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国广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播  采访  媒体传播  新闻实践  景观  传媒 
描述:官话一共四大片,吴粤湘赣紧相联。客家还有平和晋,闽话要分北和南。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各种各样的方言是一大语言景观。然而,正是这一景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媒,尤其是广播这种线型媒体传播
客家两老人合写长篇小说
作者:徐军 王爱芳  期号:第6期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客家人  老人  客家文化  武侠小说  文化名人  农民起义  铜鼓县  小学  修改 
描述:三十六章回的小说完成后,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地的一些文化名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赣西晚报》等媒体做了报道,《宜春日报》连载了两回。手捧打印本的《客家英豪传》,面对如潮的好评,两位已过花甲的老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