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东北城市客家山歌的实录报告与思考
-
作者:张羡声 崔宝霞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山歌对唱 山歌集 山歌会
-
描述:自20世纪90年代起,粤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市民聚集在一起唱客家山歌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梅州城内的客家山歌对唱、翁源县城的"山歌集"和韶关市内的"山歌会"为实例,报告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背景、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采集和研究客家山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呼吁。
-
梅州市城市森林结构研究
-
作者:刘德良
期号:第6期
来源:林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结构 绿地 梅州市
-
描述:灌、草3层结合的立体群落结构有9个(13.8%),乔、草结合的2层结构类型有34个(52.3%),乔或草单层结构类型共12个(18.5%);(3)62种乔木树种平均胸径为16.7 cm,其中平均胸径<10 cm的有23种(37.1%),平均胸径为1020 cm的树种有29种(46.7%),平均胸径为2030 cm、>30 cm的树种各有5种(分别为8.1%);(4)梅州市城区乔木层的优势树种是垂榕、大叶榕、大王椰子。
-
客家山城市场巡礼
-
作者:黄勉
期号:第103期
来源:澳洲汉声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山城市场巡礼
-
复活一座城市的记忆
-
作者:江冰
期号:第2期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颇具岭南风采的文学长卷。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渐成国策,“重拾岭南文化自信”之声再次响起的今天,梁凤莲的本土创作尤为珍贵,意义非凡。 一、岭南经验:“本土言说”的珍贵 我近两年开始接触广东作家的小说,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入粤外地作家不少,今年参加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评选,其所占比例之大,使我意外。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量人才入粤,“新客家”、“新移民”称呼已不新鲜,但非本土作家的数量比例,恐怕也是全国各个省份绝无仅有的。这是广东独有的现象:“青年女作家群”、“青年诗人群”、“深圳作家群”业已成形,共同构成广东的“新移民写作”。评论家张燕玲称誉其为“充满时代感与丰富性的新的文学板块”,可谓有创见的总结。 但是,这些来自外地的移民作家,优势在于故乡与移居地的文化反差,劣势也在于此。
-
大美培田: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
-
作者:观渡
期号:第10期
来源:航空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田 大美 客家人 建筑瑰宝 耕读 飞檐 雕刻 自然地理特征 保存 村镇
-
描述:培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的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筑群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民间故宫"、"客家庄园"。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耕读为本"的客家精神,成就了培田八百年的辉煌。走进培田,你就进入温馨的家园,走进了客家人的沧桑,走进了人与自然相谐的大美。
-
先贤、神圣香火、开拓主权:华南原乡与南洋信仰版图的互相呼唤
-
作者:王琛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马来亚 版图 信仰 南洋 原乡 华南 主权
-
描述:一、转客居为家园的传统实践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沙叻秀新村,大同华文小学正式创办于1911年,校园内有谭公庙,庙内至今悬挂当地先民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献给谭公爷的“万古纲常”匾额。到今天,沙叻秀这个昔日客家老“村”其实已经演变成国家首府所在市区的一部分。可是
-
云雾的家乡 松石的画廊: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
-
作者:魏东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清山 国家地质公园 家乡 道教 风景区 地质史 古树 印支燕山运动 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描述:在今年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41个国家的47处自然和文化景观向委员会申请加入。此次中国有两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江西省的三清山地质国家公园和福建省客家土楼。三清山位于江西上
-
歌剧《土楼》将亮相国家大剧院展客家风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歌唱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客家风情 歌剧 土楼 福建省 艺术魅力 原创 大型 北京 登陆
-
描述:福建省首部大型原创歌剧《土楼》将于4月13日至14日,登陆国家大剧院再展客家风情,该剧也是特邀参演"国家大剧院第四届歌剧节"的九大经典剧目之一暨北京"福建艺术周"开幕大戏。据悉,北京"福建艺术周"期间还将举行
-
族群结构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
-
作者:刘强
期号:第3期
来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历史记忆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
描述:人认同的,外省族群比例最高,其次是客家人,闽南族群比例最低;拥有台湾人认同的,闽南族群比例最高,其次是客家族群,外省籍比例最低。
-
国家非遗花朝戏的嬗变与传承发展
-
作者:李绮
期号:第19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嬗变 传承 发展
-
描述:花朝戏的嬗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紫金乃至客家社会的发展史。正因为在花朝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花朝戏人承前启后、博采众长、与时创新,使其虽饱受风雨沧桑但至今仍生机勃勃、艺韵留香、魅力不减。所以,它的传承与发展牵动着客家人的心,被赋予新的文化精神,必将迎来新的事象。
上页
1
2
3
...
9
10
11
...
72
73
7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