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滋补羊肉煮酒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时令饮食】
“冬至羊肉夏至狗”,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人们认为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羊肉煮酒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
传统做法
以山羊肉为主料,配上当归、党参、北芪、红枣、杞子等中药,加生姜、冰糖等佐料,再加上糯米酒或者娘酒,盛装在瓮中封好,用
- 客家温泉镇掠影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广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丰顺温泉资源丰富,千江温泉是四星级温泉度假村。
龙归飞瀑。
文/记者陈薇薇
本期目的地:梅州丰顺
时间:2天1夜
目的地特色:丰顺是著名的侨乡,温泉资源相当丰富,是广东省内唯一各镇辖区内都有温泉的一个县。丰顺县东南西北都有泉,尤以汤坑镇的温泉流量最大。丰顺也是梅州客
- 客家清明话扫墓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扫墓程式多多(图片来自网络)
在客家农村地区,每年到了清明节,都有“挂纸”或“打醮墓”的风俗,也即是扫墓的俗称。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据道光《长乐县志·舆地略·风俗》称:“清明,同行谒墓,曰踏青挂纸钱”。如果这天不扫墓的人,也有外出到野外去,俗称“春游”。
清明扫墓前,需对先祖
- 客家清明习俗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三明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宁江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节日,较之于独特的春节习俗文化,清明节也传承下一套完满的习俗文化,它负载着包括族群、伦理、美学、民俗等丰富的内容。
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之,《礼记·祭法》中就有记载。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形成在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一直传承至今,它
- 客家浓情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三明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点评:《客家浓情》反映了客家女子情意绵绵、儿女情长、坚贞不渝的爱情观。该歌曲融入了许多客家元素,热情讴歌了客家女子对丈夫的依恋之情和客家汉子艰苦创业、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客家精神。歌曲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朗朗上,对于进一步宣传客家祖地、传承客家历史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
- 客家活化石(名家走笔)
-
作者:肖复兴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沿闽粤赣当年客家迁徙之路,一路逶迤看到的客家各式民居,让我格外惊叹不已。客家人虽都是从中原漂泊而来的汉族人,但在这里的民居,即便仍然可以看到某些汉族建筑的基因,顽强地勾连着与遥远中原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在整体形态与布局上已和中原汉族人的民居太不相同。除惊叹之外,我非常好奇,为什么会有这
- 客家水磨豆腐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赣南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王春芝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冬天,和祖母一起做豆腐的情形。豆子,是祖母提前两天就发泡好的,已经胀得很大。我和祖母把支撑石磨的豆腐架子抬来,放在厅堂中央,放上石磨。在石磨下面,放一个大大的簸篮。在屋顶上垂下一条绳子,套住推动石磨的T型磨棍。祖母拿个高脚板凳,一只手把勺,往石磨眼里灌泡
- 客家水墨风情展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深圳侨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颜志祥、通讯员高培城报道:近日,龙城街道千林山小学举行“客家水墨风情展”,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出自该校客家水墨兴趣班学生之手,作品内容主要以跟客家文化相关的物景,例如客家围屋等。
展出丰富了师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进了书画爱好者之间
- 客家民间俚语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俚俗】
笔者因在乡镇工作多年,下乡时常常能听到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客家民间俚语,乍听起来感觉很俗,但细细体会之后,却感觉其中隐喻幽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女性的忍辱负重和客家男人的劣根性,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现挑出其中一二以飨读者。
男人像“四狗”:单身时像猎狗,恋爱时像哈巴狗,育子后像狼狗,中
- 客家民间俗语拾趣
-
作者:暂无
录入时间:2014-11-17
来源:梅州日报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 [民俗]
客家民间俗语是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口头语言,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俚语等,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它凝结着客家地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客家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性,是民间文学百花丛中姹紫嫣红的香花。它内涵丰富、深厚,用词精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