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16)
期刊(197)
学位论文(81)
图书(7)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16)
期刊 (197)
学位论文 (81)
图书 (7)
会议论文 (5)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265)
2013(72)
2012(92)
2011(98)
2010(70)
2009(27)
2008(37)
2006(11)
2003(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17)
其它(87)
闽西日报(57)
客家研究辑刊(28)
三明日报(2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7)
深圳侨报(5)
中共党史资料(1)
绿叶(1)
社会科学研究(1)
客家山歌情浓家乡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歌王”陈泉芳 “客家山歌王”陈泉芳创作的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 陈惠霞 文/图 初次见陈泉芳老人,是在横岗街道银荷社区举办的首届乒乓球比赛的颁奖仪式上。虽已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的他却依旧忙碌着给获奖者拍照留念。 陈泉芳,法国归侨,1943年出生于原横岗镇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
作者:范启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  研究 
描述: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
“客家文化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招标评审结果,以赣南师院为牵头单位申报的“客家文化研究”课题获准立项,实现了赣南师范学院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级重大项目零的突破。据了解,该课题以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以客家文化研究的难点、重点、热点和空白点为主要研究对象。
海峡两岸客家宗亲文化互动管窥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岸客家姓氏源流考究论坛专家发言摘编】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教授房学嘉 粤东与台湾客家人在血缘、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因此加强海峡两岸客家宗亲文化研究,对于加深对汉民族形成的认识,丰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层次性和历史纵深感,厘清中华文化中台湾文化的源流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显示价值。 开展两
310名青年志愿者将服务客家文化艺术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梅县动态] 本报讯日前,团县委召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培训大会,对即将服务市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的14支队伍310名青年志愿者进行培训。 这次为期两天的培训,重点围绕会务服务礼仪规范、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交通、消防安全知识等课程展开,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广大青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增强青年志愿者的服
凤凰卫视来梅拍摄客家文化寻根系列专题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2月19日至27日,凤凰卫视《南粤纪事》摄制组一行来我市拍摄客家文化寻根系列电视专题片。拍摄内容将制作成《客家山歌》、《客家乡情》等3集专题片,每集约26分钟,并初定于3月至4月期间在《印象岭南》栏目中播出。 在梅拍摄期间,摄制组一行先后深入到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教育基地、归读公园、梅县雁南
百年南社与客家梅州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合影 南社刊物保存了大量梅州籍成员的诗文作品 ■附录:梅州籍南社成员名录  【钩沉】 提要:2012年4月底,上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南社成员后裔,齐聚苏州周庄,研讨南社的人文精神遗产,了解周庄挖掘保护南社人文
《江西省志》新设《客家志》赣南师范学院承担编纂工作
作者:温小兴 刘珊伊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5月2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第二轮《江西省志》编纂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决定新设立《客家志》并确定赣南师范学院承担《客家志》的编纂工作。目前,该校已经启动《客家志》的编纂工作。 据了解,我省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第二轮《江西省志》编纂任务。第二轮《江西省志》将分为两个系列
休斯顿客家会暨客家文教基金会举行新任会长就职典礼
作者:徐振东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侨报记者徐振东休斯顿报道】 1月7日下午3点,休斯顿客家会暨客家文教基金会在华侨文教服务中心2楼会议室举行2012年新任会长、理事交接仪式暨就职典礼,数十位客家会友见证了这一庄重时刻,即将
历经500多年岁月洗涤梅县侨乡获誉“客家围屋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南口镇的侨乡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2012年被评为“中国古村落”。侨乡村现存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客家围龙屋,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 据了解,侨乡村自上世纪初开始几乎家家有人出外谋生,现有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正因海外华侨和侨眷众多而得名“侨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