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
-
作者:王逍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种的"五溪蛮"后裔们,游耕迁徙于闽粤赣交界处广袤的山区,彼此交融并逐渐向统一族群的方向演变,
-
畲族与客家早期关系史述略
-
作者:谢重光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群,也已在两宋之际形成。畲族与客家两大族群形成和活动于大致相同的地域,彼此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
-
论汉族客家民系
-
作者:林开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客家 研究
-
描述:论汉族客家民系
-
文化认同与乡村制序:以南岭走廊瑶族乡村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李晓明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求有一定的社会秩序来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社会得以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对
-
围屋通过祖祠血缘保护家族从客家文化“围屋性”看客家人的“前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化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文明形态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客家文化最直观有效的办法是去寻找客家人“人化”活动留下的标准解释形态。会说客家话不一定是客家人,就像会说英语不一定是英国人一样,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最具标准解释性的符号形态,本文谓之“围屋性”。
先民流落南方,当地官员将之登记为“客
-
迁徙于历史与想象之中:一个普米族村落的迁徙史与身份认同
-
作者:郑向春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而被人类学者所关注,并着眼于研究此类型迁移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
客家特性形成过程之研究:兼论中华民国初期著名军政人物的家族
-
作者:濑川昌久 钱杭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演变中逐渐形成的过程。
-
逃离与攀附:从“文化界定历史”论畲族与客家的形成和“土客”
-
作者:王天鹏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文化界定历史黄应贵认为,若能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课题与成果所构成的个别文化之独特现象及其背后的全人类文化视野多层次的言语化概念带入历史学研究的思考中,实有助于历史学研究上有如年鉴学派或新文化史式的开展与突破。同样,若能将史识带入人类学研究也会有同样的开拓性突破。但这必须建立在对于两个学科
-
从畲汉互动看客家的畲族文化和血缘成分
-
作者:王逍 郭志超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族群互动的角度,看到客家的畲族文化成分是1980年末以后畲族研究的重要进展。1980年末,闽西地
-
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
作者:包国滔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明时期 归善县 民族融合 社会变迁
-
描述:真等族迁至,使民族结构呈现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至明,民族结构从多元进一步演变为二元。首先,瑶等族的发展相对有限,明中叶后基本融于汉族。其次,汉、畲关系成为主要民族关系,双方既有基于经济资源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