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北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美
-
作者:傅志毅 王亚
期号:第2期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 客家 传统民居 建筑美
-
描述:粤北客家传统民居是具有强大防御功能与独特审美特质的客家聚居建筑,其建筑美体现在建筑选址的自然和谐之生态美,建筑肌理的天然质朴美,建筑的造型与空间组合美,建筑装饰的伦理教化美。
-
粤北采茶舞蹈初探
-
作者:李田田
期号:第6期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 客家 民俗 采茶舞
-
描述:广东粤北采茶舞是在特定的自然、文化环境中产生、发展的。粤北采茶戏中的舞蹈动作模拟了现实生活动作、劳动动作、动物形态、壁画和雕塑造型。舞蹈形态与技巧有扇花、步伐、水袖、架子等。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和风俗习惯对采茶舞蹈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
粤北客家方言的分布和形成
-
作者:庄初升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 客家方言 分布 形成
-
描述:关于粤北客家方言的分布和形成,以前学术界大多沿用罗香林教授50年代的说法。近几年来,随着调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罗氏的说法有一些明显的偏误。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重新界定了粤北客家方言的地理分布,并对其历史形成提出了新的看法。
-
粤北客家方言语音概貌
-
作者:庄初升
期号:第5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 客家方言 语音
-
描述:粤北是客家的基本住地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粤北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还比较薄弱,成果也相对有限。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3个方面,概括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所反映出来的粤北客家方言语音的共同特征和内部差异,再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重新对粤北客家方言进行划分。
-
交融与嬗变:曲江县群星客家民俗考察
-
作者:沈涌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粤北 民系 田野考察
-
描述:曲江群星民俗的形成与流变说明,粤北的客家人能较好地与别的民系相处,其民俗具有很明显的兼容性、吸纳性;在现代,影响民俗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政治、经济。
-
粤北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李晓清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歌舞音乐 采茶调 继承与发展 粤北 构成元素 客家山歌 民间说唱 小调
-
描述:一、粤北采茶音乐的构成元素这里指的粤北采茶音乐主要是现在流行于广东粤北(以韶关为中心)的各地客家山歌、小调、民间说唱、民间歌舞音乐,我们习惯上把它们分为采茶调、小调、灯调三类。
-
粤北:别样风情客家楼
-
作者:张晓航
期号:第10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粤北 风情 历史遗产 民居建筑 客家地区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
描述:与闽西、赣南以及粤中粤东客家地区的圆形、方型、前方后圆等形式多样的客家围屋—样,是客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珍贵遗产。
-
民国时期粤北瑶汉关系研究
-
作者:李永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粤北 瑶汉关系 特点成因
-
描述:,西北部汉族(客家)分布相对较少。瑶汉人口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瑶汉人口相差悬殊,瑶族人口增长率低于汉族,瑶族人口寿命较短等三方面。第二章主要从生产领域、商品流通以及分配领域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粤北瑶汉两族间
-
粤北采茶戏的改革与发展
-
作者:黄莉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粤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改革 历史延续性 艺术创造 生活实践 广东省
-
描述:粤北采茶戏源于广东北部山区的民间采茶歌舞小戏,2007年分别被列入韶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客家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艺术创造的结晶,是粤北人民保持对客家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其音乐包括有唱花灯、唱花鼓、采茶、大茶、
-
粤北乳源客家话音系
-
作者:徐红梅
期号:第1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乳源 客家话 音系
-
描述:乳源是粤北韶关市下属的一个县,全县通行客家话,其客家话特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