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场与退场
-
作者:黎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现代广东文学 现代性 地域阐释 以旧含新 深沉的忧郁 必理自然主义
-
描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能突破传统道德伦理的局限,一定程度上以现代政治精神还原文学中政治的本色;但有过于讲求文学实用性的局限...
-
一个客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变迁
-
作者:陈华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性 变迁 均衡 适应
-
描述:建筑上,内在地,它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可以概括为以儒教为核心的多元信仰、祖先崇拜、耕读文化、仕商理念、各种风俗习惯等。这些传统文化通过培田人外在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心理展现出来。 在中国社会
-
客家古民居群落培田村
-
作者:廖楚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闽西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培田村在连城县的西南部,离国家级风景区“冠豸山”约20公里。古代这里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整个培田村约有1000多居民,都姓吴。$$现在培田村的古建筑,共保存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古代
-
深圳最早的客家围堡
-
作者:贾少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建筑既是凝固的历史,也是凝固的艺术,如今仍矗立在坑梓的46座客家围堡,就是坑梓当年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无字纪念碑。它们是当年客民经济实力、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记录……$$如果有人问你,深圳的客家围屋哪里最多?第一座客家围屋在哪里?你可能想不到,答案就是坑梓。$$据长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张卫东
-
客家下南洋 挥泪第一站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
-
赣县倾力打造客家文化名县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选挑“精兵强将”组建客家文化研究会;融巨资修缮客家风情民俗旅游景点;如火如荼地兴建占地300亩的客家文化城;紧锣密鼓地筹备首届客家文化节……时下,享有“早期客家摇篮”之称的江西省赣县,一场
-
龙南客家小吃珍珠汤
-
作者:徐丽芸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人的集散地———江西省龙南县,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客家围屋、客家服饰、客家山歌……源远流长,耐人寻味。同时,龙南的客家风味小吃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其中客家著名小吃珍珠汤,更是香味袭人
-
客家腌菜酸甜甜
-
作者:刘厚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西兴国是客家人聚居地,腌菜原是当地农家常备的一道“土菜”。冬春时节,一园一园的大叶风菜(也叫长命菜)青翠欲滴,选肥嫩的风菜叶子摘了洗净,排在干净的草坪上晒至水干及茎叶柔软为宜,然后一把把地切碎,用滚烫的水烫去涩味,捞起倒到预备好的大水缸里压实,在上面铺上干净的稻草并用油纸密封好,一二个月后揭开,醇
-
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
-
作者:王晨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氏宗族 客家住屋 文化 建筑型制 聚落形态 类型特征
-
描述:该论文以坑梓镇黄氏宗族客家住屋这一客家民居为研究对象,应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其自然文化背景、聚落形态、建筑型制、类型特征、空间特性等因素,指出黄氏宗族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间的关系,并表明其住屋典型类型--围层,不但在居住模式上表现出?
-
[2003-01-14] 副刊釆風.百家廊:客家的教育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學」近年成為一門不僅客籍人士,也是不少學者熱衷探究的學問。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星光管理學院文化研究所對此有各專題研究頗具成績。客家族群能夠屹立於族群之林,並拓展壯大,有俗語的「客家佔地主」之說,即所到之處,客家人能落地生根,像清朝學者龍啟瑞撰寫的《粵西團練輯略序》所說,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