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堡雕版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
作者:傅生生
期号:第6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堡雕版 旅游 文化
-
描述:视生态与文化的特色互补,努力建设具有原生性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
普庵信仰的宗教定位及特色
-
作者:杨永俊
期号:第5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庵教 佛教仪轨 客家
-
描述:突出普庵符与普庵咒的作用;强化法事仪轨的仪式表演特色;现实中与客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
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论
-
作者:周晓雷 高茂兴
期号:第5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乡村旅游 开发
-
描述:我国乡村旅游正在兴起 ,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而独特 ,旅游资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因此 ,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其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
普庵禅师与赣西北万载客家醮祭民俗
-
作者:杨永俊
期号:第1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醮祭 客家 普庵 禅宗 赣西北
-
描述:本论文建立在社会调查基础上。由普庵禅师所弘继的临济禅宗领唱赣西北万载客家醮祭仪式 ,并由此形成其鲜明的祭祀民俗文化地方特色 ,这是禅宗发展史上一个十分奇特且值得学者深入探讨的历史现象。本文叙说了这一特定民俗事象的分布范围、祭祀特点、祭祀过程 ,并力图探讨它的历史来源 ,作合理的文化解释
-
客家爱国爱乡精神形成的文化心理
-
作者:廖开顺
期号:第10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爱国爱乡 文化心理 意象 道象
-
描述:象,爱国爱乡是意象文化和道象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但意象文化心理并没有因为道象文化心理的形成而退化,它一直是客家文化心理的主要形态。客家寻根谒祖则是对家园意象的追溯与回归。
-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条件探析
-
作者:曾祥辉
期号:第8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条件
-
描述:地域内的繁衍生息构成生产力第一要素;在一定的地域发展经济奠定客家文化的物质基础;一定的地域是客家人口播迁的出发地和寻根的祖地。第三,时间条件:人口集聚和发展生产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客家民俗文化在一定
-
黄氏如龙法师行迹与赣西北民间如龙公信仰
-
作者:杨永俊
期号:第2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如龙公 民间信仰 宗族
-
描述:教特色为主色调。作为一种家族与宗族信仰,如龙公信仰之所以能顺利完成由黄氏家族信仰向赣西北湘赣边乡村区域社会信仰的转变,是因为它适应了当今社会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现实。
-
赣西北普庵教普济与显济二坛堂法事仪轨研究
-
作者:杨永俊 龙艳辉
期号:第9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庵教 法事仪轨 香花弟子
-
描述:普庵教的信仰本质是对佛教高僧普庵古佛的崇信,它的特色表现为融禅、密、道、巫为一体。普庵教的传承以普庵教香花弟子坛堂为依托,它的存续以独特的民间宗教仪式为载体。现实中,普庵教的独特性在淡化,它的传承潜伏着危机。
-
对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婚姻传统嬗变的调查与思考
-
作者:杨永俊
期号:第7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西北 婚姻习俗 客家移民社会 本籍
-
描述:客家整个民系的保全,但对客家文化特征会产生较大的弱化作用。本着文化的求同存异与文化的多样化理念,有必要适当强化赣西北客家移民社会客家群体对自身婚姻传统习俗的自我保护意识。
-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庙会与客家妇女―以赣州水东镇七里村仙娘庙会
-
作者:邵新蓓 彭炜
期号:第3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赣南庙会 客家妇女 仙娘庙会
-
描述:妇女主体身份的自我认同性较强。转型期的庙会成为重塑地方性别文化和维持客家乡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