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82)
期刊(287)
学位论文(60)
图书(10)
会议论文(7)
视频(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82)
期刊 (287)
学位论文 (60)
图书 (10)
会议论文 (7)
视频 (6)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351)
2013(98)
2012(99)
2011(93)
2010(85)
2009(29)
2008(47)
2006(13)
1994(1)
按来源分组
深圳特区报(19)
龙岩师专学报(2)
广东艺术(2)
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
书香两岸(1)
民营科技(1)
体育世界:学术版(1)
闽西史志(1)
写作(1)
党建(1)
他们歌唱时代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3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随着流行文化的稀释与过去“语言政策”的限制,客语急速流失,直接导致客语使用人口与客家文化式微。 90年代中期,台湾民间发起了“还我母语”运动,一群学者与社会运动者与校园年轻人,走上街头,提醒有关部门重视客家文化。这些声音,在90年代有专门的发声管道,1996年到1997年,台湾第一座全程由客语发音的广播电台成立,吸引了大量的客家年轻人重视客家文化及其未来的走向,客家流行创作歌手、音乐人也逐次兴起,80年代英年早逝的吴盛智创作的《我是客家人》,涂敏恒的《客家本色》,让许多人知道,原来客家音乐不仅只有山歌而己。 由于宝岛电台全时间开播客语流行文化与时事新闻,带动客家青年投入了客家音乐的行列,把客家流行音乐与原创音乐推向高峰,第一张出版唱片的是颜志文。颜志文带着妻小家人从美国纽约学习了西方音乐技巧,由“友善的狗”发行了第一张客语CD——《山狗大》;接着吟唱诗人陈永淘也在新竹北埔庙口,定期循环唱自己的客家创作;从军中退伍的林生祥与谢宇威,怀抱对客家的热爱与土地关怀投身客语创作,直到今天,他们各有不同曲风,也为台湾的客家音乐添上绚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