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142)
报纸(6256)
图书(1444)
学位论文(1224)
视频(393)
会议论文(341)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142)
报纸 (6256)
图书 (1444)
学位论文 (1224)
视频 (393)
会议论文 (341)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406)
2014(12088)
2013(1274)
2012(1310)
2011(1280)
2010(1110)
2009(695)
2008(565)
2002(4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39)
嘉应大学学报(69)
源流(65)
美食(2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
旅游(19)
中国烹饪(16)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3)
广东教育(职教版)(3)
乡土(1)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互动:新农村建设在赣南客家乡土社会的探索
作者:陈志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现代性  互动  新农村建设  客家社会  探索 
描述:赣南客家文化区域的文化特征入手,分析赣州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原则及其主要内容,对赣州“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做法进行翔实描述,对其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向读者展现出了自2004年新农村
赣南客家乡土建筑—围屋的建筑型制及其室内研究
作者:汤翔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围屋  空间  室内装饰  再利用 
描述:客家民系的聚居建筑型制和室内装饰风格。赣南客家围屋是我国著名的民居形式之一,特点突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剖析客家围屋的空间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其有序的节奏感、韵律感;它的完整性和主次关系,表现出浓厚
消失的客家乡村物具
作者:吴德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客家乡村中处处还可看见许多颇具传统特色的家用生活物具,如石磨、碓、砻、石臼、饭箪、陶壶、竹筒茶壶等。如今,这些沿袭千百年的传统物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具的更新已基本消失了,即使保存少量的一些也被废弃在杂物堆里。这里介绍几种过去常用的乡村物具。石磨 &n bsp; 石磨由两个石
两岸要共同推广客家文化:台湾客家乡亲昨赴龙岩“寻根”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记者兰文张向阳文/图)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人亲。在中秋节后一天的月圆之夜,来自台湾的148位客家乡亲便在重要的客家祖籍地龙岩,与故乡人把酒话月。 昨日下午,台湾客家乡亲赴龙岩永定参观了土
客家·潮汕新闻家乡事 早知道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间门店倒塌一人被埋 五华警民双手扒开断砖瓦砾救出伤者 本报五华讯(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魏清芳、张炳忠)19日晚,五华县华城镇桂和街4间年代久远的二层砖瓦结构门店突然相继倒塌,面积达400多平方米,1位居民被埋在断砖瓦砾之中生死未卜。五华30多名警民紧急赶赴现场展开生死大营救,用双手扒开断砖瓦砾,
客家山歌随心唱出 惠东林葵英被家乡人称为“山歌妹” 本期人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林葵英(前)参加在广场活动的老人秧歌队。 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林葵英(前) 张艺明 摄 认识林葵英是很偶然的,那是在7月8日千人环西湖健步走活动中,记者发现队伍中有一位女士边走边唱客家山歌,而且都是触景生情即兴编唱。歌声悠扬清脆,吸引了不少路人旁观,记者因此也认识了林葵英。日前,记者采访
从台湾大专院校乡土文化课程论客家文化传承困境
作者:刘明宗  来源: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台湾大专院校乡土文化课程论客家文化传承困境
客家族群与在地社会 台湾与全球的经验
作者:丘昌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客家 
描述:客家族群与在地社会 台湾与全球的经验
充满乡韵童趣的客家童谣
作者:吴德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童谣,即是客家乡村儿童流传的口头歌谣。这些歌谣都是客家乡民在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供小儿传唱的歌谣,它使用诗歌的韵律和形式,来表现客家乡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充满了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和儿童趣味,反映了客家乡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对假、丑、恶的控诉和鞭挞。不仅对儿 童培养韵律、想象、联想等
永定客家土楼申遗带来商机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意识,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许多商机。图为 8月17日,一些游客在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景区购买旅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