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79)
期刊(586)
图书(553)
学位论文(425)
视频(16)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79)
期刊 (586)
图书 (553)
学位论文 (425)
视频 (16)
会议论文 (14)
按年份分组
2014(1067)
2013(267)
2012(295)
2011(291)
2010(251)
2009(158)
2008(120)
2007(72)
2006(52)
2004(22)
按来源分组
客家文博(8)
梅县侨声(7)
福建史志(4)
客总会讯(2)
广西文史(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
全国新书目(2)
出版参考(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
史学月刊(1)
《三明客家纪略》出版发行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大型资料丛书――《三明客家纪略》近日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明12个县(市、区)中有10个为客属县(市、区),另两个县有部分乡村为客属乡村;268万人
蔡海光《诗话客家》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市青年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蔡海光《诗话客家》一书,日前由北京台海出版社出版。《诗话客家》是一本首次用现代诗歌语言以较全面的角度集中描述大客家的诗集,录入了有关客家题材的诗作60余首,分为《浪迹涛声》、《客家舞步》、《心灵之上》三个部分。诗集把历史上有代表意义的客家名人、喜闻乐见的客家民俗、名闻
《客家竹板歌研究》被收入《岭南文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军)近日,客家研究专著《客家竹板歌研究》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收入《岭南文库》出版。这是作者胡希张继《客家风华》(合著)之后被收入《岭南文库》的第二部专著。目前,我市作家仅有两部著作被
客家民谣唱时代新曲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金曲》专辑封面。(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 “这是一张酝酿了两年的专辑,我们邀请了陈小奇、蒋开儒、饶荣发、姚峰等著名词曲创作家,把客家山歌和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到一起,就成了这张专辑。”昨日下午,谈起刚刚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客家金曲》音乐专辑,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
“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启动,民众可通过网络参与投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昨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客家围屋获“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提名。 据了解,“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都市报、广东教育出版社和奥一网联合承办。入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必须具有文化的识别性和广泛的知名度、影响力,日前,包括客家围屋、粤剧、开平碉楼、珠
《福建土楼•客家美食之传统菜精粹》荣获2009年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法兰克福书展上成立,现在已有6000多种图书进入评选。其宗旨是授予全球出版 的最佳美食与美酒图书,在国际图
梅州市楹联学会着手编辑出版 《客家楹联大典》、《中国楹联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月10日,梅州市楹联学会在梅城举行《客家楹联大典》、《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征稿启动仪式。市政协副主席张光明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两部书的编委60多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客家人历代出现过不少楹联名家和学者,也出现过许多水平颇高的楹联。为弘扬客家文化,市楹联学会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决定编辑
杨宏海工作挂牌 为国内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客家文艺创作研究机构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军刘世锦通讯员唐颖娜)2009年12月30日,在深圳宝安F518创意园举行的深圳艺术家工作成立暨挂牌仪式上,国内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客家文艺创作研究机构——由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深圳市
杨宏海客家艺术工作周岁硕果累累 《客家金曲》音乐大碟出炉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刚刚满周岁的杨宏海客家艺术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陆续推出多项颇具分量的文化成果,受到了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近日,该又推出融客家经典歌曲与新时期音乐名家精作的《客家金曲》音乐大碟。 据了解,由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领衔的“杨宏海客家艺术工作”在去年12月成立伊始,
罗香林客家君子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43年,中国史学会在渝发起人合影(二排左二为罗香林)。 他生于乱世,却幸遇严父慈师,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遂成一代史学大家; 他执著探寻族群源流,使客家重回汉民族的家庭,为数千万客家人寻回了身份与荣耀; 他广搜史料,独创族谱学,力图从泛黄书卷中探寻民族的灵魂; 他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