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122)
报纸(6256)
图书(1431)
学位论文(1223)
视频(388)
会议论文(341)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122)
报纸 (6256)
图书 (1431)
学位论文 (1223)
视频 (388)
会议论文 (341)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400)
2014(12052)
2013(1276)
2012(1310)
2011(1280)
2010(1109)
2009(695)
2007(355)
2006(18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768)
三明日报(269)
嘉应学院学报(225)
客家(113)
大埔乡讯(94)
大众文艺(50)
当代广西(1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美术杂志(4)
中国联合商报(1)
首个客家学院昨日挂牌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杨赐文、吴智祥 )昨日上午,我国第一个客家学院在梅州嘉应学院举行隆重而简朴的挂牌仪式。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和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挂牌仪式。 据介绍
龍岩建客家博物館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總投資3.6億元的客家文化博物館日前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岩市舉行了奠基儀式。據了解,客家文化博物館選址永定縣城郊鄉東溪村,佔地1,000餘畝,計劃用3到5年時間建成。 根據規劃,博物館坐西北,朝東南,依山拾級而建。主要建有客家博物院、永定博物館、客家姓氏宗祠紀念堂、客家名人紀念館、客家碑廊、客家五次
高扬红色文化旗帜 拓展客家文化内涵 ――我市文
作者:钟德彪 董静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07年,我市文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融入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大局,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化与出版工作做出了贡献。 ――抓好文化精品创作。30集电视剧《客海往事》拍 摄工作有新进展。该剧是市委、市政府
客家妇女爱凉帽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记者在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采访时,见到一位带着客家凉帽的客家妇女。据她介绍,这顶凉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戴在头上可以挡风遮雨,非常实用。她身边很多女性朋友也喜欢返璞归真,戴客家凉帽。 本报记者温舒 摄
客家学院挂牌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杨赐文)日前世界客都梅州嘉应学院隆重举行客家学院挂牌仪式。客家研究和客家文化教育是嘉应学院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多年来,嘉应学院在客家民俗与方言、文学与艺术、社会与经济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客家之舞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一次坐出租,开车的是个客家小伙子,热情、直率。谈到了社会风气,客家小伙说你们北方人如何,我们客家人如何,意思是,好多不良风气是北方人带来的。 我说,你们客家人也是北方人;他说,不是,我们是广东人;我说,你们的确是北方人,是古代从北方迁移过来的,不然为什么叫“客家”呢?回去问问老人就知道了。 说
惠州方言困惑苏轼父子 我市学者认为该方言形成于先秦时期客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惠州一些民间活动中,主持人一般都边唱惠州民谣边跳舞。 惠州本地人一般都用方言交流。 尽管惠州方言日渐式微,但它还有很深的生存土壤。 掌牛仔,掌牛奴, 餐餐食饭捧香炉。 马鲛咸鱼你冇份, 臭风咸菜一蒲芦。 读过林慧文先生编注的 《惠州民间歌谣》一书的人,想必都对这首《掌牛仔
“中华客家网”在客家祖地龙岩开通 填补了国际互
作者:林阿玲 吴祯德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由龙岩市人民政府与新华社福建分社联合主办,以建设“全球客家人网上家园”为目标的“中华客家网”(www.zhkjw.net)于昨日下午在客家祖地龙岩正式开通。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王海征和龙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工委书记杜乔元共同点击开通网站。  &nbs p;客家人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
客家文化公园献计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 新闻 本报河源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少立、谢文丰)前日,河源市政府邀请了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市建筑设计院等高校和单位的众多专家,为该市客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出谋划策和提出相关
鏈接:贛南客家圍屋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贛州是客家人當今最大的聚集地。贛州現有總人口877萬人,其中90%為客家人。在贛州,要體驗客家文化,龍南客家圍屋不可不去。 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它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築藝術,不僅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跡,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使歷史學家、民俗學
上页 1 2 3 ... 8 9 10 ... 55 56 57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