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客家都是自家人
-
作者:杨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12日,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一位来自台湾的客家老者忽然问前来采访的记者:“今天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吧?”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兴奋地说,让两岸客家乡亲同感骄傲和自豪的孙中山先生,正是客家后裔。$$说起客家祖先谜一样的历史,何谓“客家人”、“客家人”到底在历史大迁徙中是怎么形成的
-
客家缘串起两岸情
-
作者:黄如飞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2月下旬,冬天的北京虽然寒意袭人,但34集电视剧《客海往事》创作研讨会的现场却是暖意融融,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对这部反映海峡两岸客家情缘的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台湾一家著名的电视机构已主动与龙岩市达成协议,争取到了这部电视剧在台湾的播出放映权…… $$就在一个月前,由19位台湾知名诗人组成的代
-
两岸客家都是自家人(特别报道)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图为台湾客家乡亲为北京奥运捐赠的台湾花莲石11月12日,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一位来自台湾的客家老者忽然问前来采访的记者:“今天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吧?”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兴奋地说,让两岸客家乡亲同感骄傲和自豪的孙中山先生,正是客家后裔。
说起客家祖先谜一样的历史,何谓“客家人”
-
客家婚俗的变化
-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过去,客家地区的男婚女嫁,总是遵循“六礼”旧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凡事按部就班,到了结婚的大喜日子,男家请客,亲戚朋友热闹一番。请客的过程,繁杂礼仪较多,大户人家为了体面更是不惜花费重金。成婚后三日新郎随新娘回娘家,旧俗谓“转 三朝”。为了显示娘家的热
-
话说客家石桅杆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上杭县庐丰横岗村的肖屋祠堂门前,立着一根石桅杆,其顶部为一瓜状石雕,当地人称为“官翎子”。在桅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四方石斗,因杆部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所以石斗穿杆而不下,底部桅基是四方形,正面刻有“××××进士肖钦立”,“×”是看不清的字。远眺桅杆犹如一官人头戴花翎 ,身着官带,有些目中无人
-
海岛型文化生成、扩散及其区域效应研究
-
作者:彭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岛型文化 文化生成 文化扩散 涠洲岛
-
描述: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对案例地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为: 1.本文分析了涠洲岛文化生成、发展的地理基础,指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涠洲岛文化
-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地解释了客家文化,他说,“我的文化之根在客家,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首发
-
作者:张贺敏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2月28日上午,广东第一套大型客家文化典籍《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首发式。该丛书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目前出了第一辑共八本。其中有三本是由深圳学者杨宏海、黄崇岳、杨耀林编写的,他们都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了首发式。$$近年来,客家文化的研究已成为一门
-
永定客家山歌
-
作者:王寿仁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是盛产山歌的地方,人称“歌谣之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作出许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永定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各种类型的山歌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如“劳动 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等等,从不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出炉
-
作者:郑丽虹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深圳市文联客家研究室参与编纂的一套客家文化丛书——《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正式出版,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该书系的出版将会引发“客家学”研究的新一轮热潮。$$客家文化,与广府、潮汕文化一道,共同托举了整个广东文化的大鼎。而专家学者们认为,客家文化固然是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但二者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