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植客家文化 传承司法文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工作研究】
●刘思彬
一个社会、一个地域的文化意识,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其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是近代
-
客地特写:以油纸伞为代表的客家风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学者们在美浓
无烟囱的美浓,手工艺极负盛名,其最为“光彩夺目”的客家风华是油纸伞。
对客家人而言,油纸伞除了遮阳挡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象征:伞面张开后呈圆形,有“圆满”、“缘分”的涵意;“油纸伞”中的“油”,用客家话读来极像“有”字;“纸”与
-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客家文化传承和族群融合的重要载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地珍闻]
位于屏东县内埔乡,耗资十二亿、占地二公顷的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于2007年10月20日正式展开试营运及开幕活动,这不仅是南台湾第一座客家文化园区,同时也负起客家文化保存与发展、促进地方
-
以最好状态迎客家文化艺术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朱庆强实习生张兰)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即将开幕,各种“文化大餐”正等待着和大家一起分享。连日来,我市各群文团体加紧节目排演,力争用最好的状态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昨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群文团体,了解他们的节目排演情况。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一阵清脆的拍打声从市文化馆里传出。原来,是
-
连城成为该省首个“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记者日前获悉,在2月14日举行的连城客家元宵狂欢节开幕式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获得“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称号的连城县授牌,为此该县成为福建省首个被授予此称号的县份。连城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客家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承久远,有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姑田
-
福建三明市客家商会成立共有会员500多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10月29日,三明市客家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庆典举行,选举产生了三明市客家商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闽西籍老一辈革命家邓子恢的儿子邓淮生、刘亚楼的儿子刘煜滨、项南的儿子项小红专程从北京赶来三明出席庆典大会。新成立的三明市客家商会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独特优势,争创
-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又增一处 客家文化有了新“生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人民日报》12月23日第12版“记者观察”栏目刊登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又增一处客家文化有了新“生态”》一文。文章称,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梅州,丰富了梅州作为全世界客家人精神家园的内涵。本报今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橘仔落水万丈深,一半浮来一半沉。妹你沉来沉落水,莫要浮起
-
四海客风 广东:惠阳以客家围屋建博物馆再现华侨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挺将军的故乡——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方圆十里内聚集着20多栋客家围屋,都有着数百年历史。据悉,该区从今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客家围屋保护,初步计划对重点围屋修缮后发展旅游业
-
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来梅考察 感受客家文化深厚底蕴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日前,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一行100多人,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和广东省方志办主任陈强的陪同下,专程来梅州考察客家文化。副市长陈丽霞陪同考察。
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客家民居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