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
-
作者:林惠恩
期号:第11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遗 民间舞蹈 保护
-
描述:、巧夺天工的技艺绝招,所以我们要拯救和保护由祖先创造但正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非遗不仅仅是保护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对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文化史的认同。
-
首届客家“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举行
-
作者:黄如飞 黄水林 李绍炜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黄水林 李绍炜) 18日,首届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连城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连城县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上,文化部“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台湾苗栗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院长刘风锦等与会专家学者,就
-
客家围屋保护西洋专家加盟 我市邀请意大利专业机构合作保护和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东江时报讯 (记林奶花通讯员赵丽霞)惠阳客家围屋是我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在保护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无人管理导致损坏等。昨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意大利建筑学院院长全国委员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加强合作,近期的首期项目即是推进惠阳客家围屋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
双方建立联合小
-
广东客家传统民居受损分析
-
作者:李婷婷 刘东江
期号:第4期
来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 结构 受损 保护
-
描述:长时间自然磨损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与研究。
-
传承·保护·发展:客家民间美术
-
作者:张海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术 民间 客家 保护 传承 中原文化 民族特色
-
描述:客家民间美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和源头,融合了客家移民途经地、驻足地、定居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特色,历经千年积淀而成。具有广泛的地缘、深厚的文缘和一脉相承的亲缘,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
-
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
-
作者:郑威
期号:第4期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
-
描述:平衡,可以更好地解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强族群认同的意识,提升文化的自我传承能力。
-
深港地区的围屋及其保护与利用
-
作者:赖德劭 彭全民 赖旻
来源: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系)也住围屋,我们姑且称之为广府围。二者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
-
文物保护与利用
-
作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编
来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文物保护与利用
-
博白客家采茶戏现状调查
-
作者:陈孝余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源流 剧团 采茶戏音乐 表演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调查
-
描述:桂南采茶戏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自2006年6月入选首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博白桂南采茶戏在音乐与表演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仅从博白采茶戏的剧团现状、表演方式与音乐状况等方面切入,试图阐明博白采茶戏目前的生存状态,并对传统采茶戏的保护措施做一点试探性思考。
-
赣南客家制瓷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
作者:刘玉宝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里镇 陶瓷文化 制瓷艺术 数字化
-
描述:本文以七里镇陶瓷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为例,分析了赣南客家移民和七里镇陶瓷烧造、制作工序、烧造技术、陶瓷种类、现存遗址等情况,提出一种新型展现、传播与保存方法——数字化传承,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客家制瓷历史与人文信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播七里镇制瓷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