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特征
作者:朱烨桢 梁丽珉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围屋  结构  空间 
描述: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作为赣南客家典型的建筑客家围屋在赣南一些地方得到比较完善的保存。而且每座客家围屋都有它各自的建筑特点与特色。因此围屋有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说法。
西关大屋建筑及装饰风格浅探
作者:邸锐  期号:第10期 来源:住宅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民居  西关大屋  布局  装饰 
描述:广东省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其形态按语系不同基本可分为广府、潮州和客家三大民居建筑。在广府民居体系中,位于广州西关地区的民居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西关大屋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是广州古老传统民居的代表,是岭南建筑宝库中的一件瑰宝。西关大屋的装饰设计,对当今设计推陈出新有重大意义。
土楼公社
作者:方振宁  期号:第10期 来源:建筑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低收入人群  生活意识  土楼民居  建筑形式  社区空间  住宅问题  再创造  当代社会  亲和力 
描述:客家土楼民居是一种独有的建筑形式,都市实践的设计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人群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借鉴,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有助于增强社区中的邻里感。
全用土建造的客家“土楼”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地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据史书记载,从西晋(约公元265~316年)时起,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大规模南迁来到闽、粤、赣和台湾等地,称"客家人"。由于他们居住的大都是偏僻山区,建筑材料匮乏,盗匪嘈杂,又加上惧怕当地人的攻击,"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不得不建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
香港新界客家的基督徒心灵和华人精神
作者:郭思嘉 何小荣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督徒  客家  精神  华人  心灵  香港  现代建筑  东北部 
描述:在新界的东北部,距离粉岭火车站和粉岭新市镇住宅区不到1英里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村庄非常引人注目,其主要原因是在主干道边的教堂——一座蓝灰色的现代建筑跟周围用石头砌的平房、菜园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个村庄名叫崇谦堂。这里的住户超过90%以上都是客家人和基督徒。
客家华侨民居建筑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  风俗习惯  客家  华侨  中国 
描述:许多华侨在海外发财致富后,回原乡建造了靓丽的大型豪华住宅或者投资兴建街道、店铺,可统称为华侨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在当地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成为华侨史和当地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客家是“世界性”的民系,梅州是“客都”,又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因此,本文特以梅州为例加以说明和总结。
龙岩成为对台客家文化交流基地
作者:张开龙  期号:第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龙岩市  对台经贸  经贸交流活动  持续发展  山区地市  台商投资  闽西客家  台湾  福建西部 
描述:定居的台胞达120人,在龙岩购置房产的台胞也在逐渐增多。龙岩与台湾双向交流日益密切,从单向、个别交流逐步发展到双向、有组织、有计划,并朝着大规模。宽领域、高层次方向发展,交流的领域从文化、民俗、艺术
岭南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质量综议
作者:邓其生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居住小区规划  居住环境  岭南文化  质量 
描述:有一套管理体系、道路体系、绿化体系、上下水体系、电讯体系,还有公共活动中心、社区中心。居住小区通常还划分为居住街坊或住宅组团等。国家对居住小区的规划非常重视,建设部在全国做了不少试点工作。在摸索着
李晓东:为环境把脉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缤纷家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之间。溪水之上,细密的桉树木条包裹住方简式的建筑,下方用钢索悬吊着一座轻盈的折线形钢桥。土黄的颜色与土楼相溶在一起,强烈的方圆对比由此显得柔和而贴切。 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
图话中国的民居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居  中国  《世界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地区  丽江古城  中华民族  居住建筑  自然环境  汉族地区  客家土楼 
描述:为代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的平顶住宅;“碉房”是藏族典型民居: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