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53)
期刊(71)
学位论文(10)
视频(5)
图书(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53)
期刊 (71)
学位论文 (10)
视频 (5)
图书 (4)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5)
2014(108)
2013(40)
2012(49)
2011(49)
2010(32)
2009(31)
2008(10)
2007(8)
2004(6)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64)
闽西日报(32)
广东艺术(2)
广州:花城出版社(1)
客家研究辑刊(1)
汽车时代(1)
北京:作家出版社(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中国铁路文艺(1)
大众文艺(1)
一抹白露一注茶
作者:司韶捉刀 鸥洋  期号:第5期 来源:普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露  煎茶  香气  客家  微波  饮茶  茶水  上市  茶经  竹墙 
描述:不多时茶水便清泠透彻、微波沁绿,香气自发而莹润满室。客家,请用茶罢。处暑后十五日,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清沁适人也。中国古代的月令七十二候,总是令人不得不服。清明必落一,小雪定降一雪,从不含糊。宝钗的冷香丸若真论起来,想必不难配得。不过
童蕾 军旅花旦绽放时
作者:郭嘉  期号:第12期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花旦  演员  电视剧  戏剧学  特工  演绎  表演  时尚  女主角 
描述:她是海岩剧《深牢大狱》中热情奔放的文竹,是《亮剑》里清纯大方的护士田,是《青春之歌》中纯真善良的林道静,是《下南洋》里命运多舛的客家女邝秋菊,也是《断刺》里英勇果敢的女特工李赫男。虽然这一个个都是虚拟的角色,却都被她演绎出了恒久的生命力。
客家书写可以预见的未来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6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萌芽。 早年台湾开发史中,向来崇尚古训的客家人,在晴耕读、耕读传家的家学中,造就不少文人雅士,以古典文学造诣或诗文记录早年台湾客家村生活,或是强调客家原乡与台湾客家村的生活变貌。
古朴、典雅的古筝名曲--浅析《蕉窗夜雨》
作者:何宝泉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是以客家“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成),经过历代客家筝人的发展、提炼而形成的古筝独奏曲。20世纪40年代,经过客家筝曲大家何育斋先生来上海传艺,以及50、60年代,被誉为
人鬼有间
作者:钟兆云  期号:第11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每年清明,冥界的天空就像凡尘的纷纷丝一样,浓浓酽酽地飘起了袅袅香火。在我们客家乡村,扫墓当然是追念祖先和亲人必修的一课,但时间多半不在清明。在我的印象里,大年初五甫过,陆陆续续有人拣日
小康社会与民系意识的自觉
作者:谭元亨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  先进文化  小康社会  民系意识  文化政策 
描述: ,世界客属大会已召开了 1 6届之多 ,其盛况可谓空前。而潮汕人的大会 ,更开到了北京人大会堂 ,举世瞩目。广府人通过珠玑后裔联谊会 ,也开展了一系列有鲜明民系特色的活动。至于学术上 ,更有卓越
聚焦客家美食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赣州市大公路西段一家餐馆,摄影师正在拍摄刚做好的美食。日前,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地宝当家》栏目组来到赣州,将通过多天寻访和调查,聚焦赣州街头尾的客家美食。 记者廖祥云 摄
客家谚语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语句。客家谚语非常丰富,包括气象、农事、时令等等。谚语生动、精练、质朴,韵味隽永,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谚语又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 与雷有关的谚语 雷公先唱歌,有也无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
走进美丽的客家古村落
作者:缪德良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到梅州旅游,笔者觉得最值得旅游的是那些美丽的古村落。 在梅州,至今仍留存着许多古老的村落,据悉,经省级命名的古村落就有26个,其中国家级命名的2个,是梅县的茶山村和侨乡村。这些古村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了沧桑岁月,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霜血火,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筑及生活设施几乎无损。它们犹如一颗颗
福建客家土楼聚落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侯珺  来源: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有人说,土楼很普通,普通得像风像像泥土;有人却说,土楼很神秘,你置身其中而忘却自己的存在;更有人说,土楼是一位智慧长者,任何再年老的人站在它之前,就觉得自己像小童,那样无知、浅薄。作为传统民居的珍宝,土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局限性与不利因素却制约着它的发展。
上页 1 2 3 ... 5 6 7 ... 33 34 35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