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56)
期刊(141)
图书(34)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56)
期刊 (141)
图书 (34)
学位论文 (18)
会议论文 (3)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198)
2013(43)
2012(82)
2011(43)
2010(30)
2009(16)
2007(10)
2006(5)
2003(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90)
其它(28)
客家研究辑刊(16)
八桂侨刊(7)
东南亚研究(3)
中华魂(1)
台大法学论丛(1)
华人时刊(1)
东南亚纵横(1)
作文世界(1)
海南客家掠影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万宁市客家文氏祖茔 ▲参军第祠堂 ▲刻在石头上的"头摆"客家谚语 ▲一家三代客家女人在包粽子 [天下客] 导读:海南岛前称琼崖,位于雷州半岛的南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在建省以前,海南岛是广东省管辖的一个行政区。198
近年来,由于梅州古民居多为老弱妇孺在守望,保护意识淡薄,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民警深入农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本报记者游文君李锦让通讯员林豪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专门制定出台了《保护客家古民居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市各地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并把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
这里是四川省屏山县楼东乡,有“长江上游最后一个客家小镇”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镇风貌 小镇最常见的生活镜头 孩子们在小镇奔跑玩耍 在小镇的最后留影 [采风] 书说楼东 楼东原叫书楼乡,缘自附近书楼村,此村出一秀才名声鹊起因而得名。但美名雅称终敌不过穷乡僻壤的盗匪肆掠。过去土匪出没、袍哥当道,怪不得民居、会馆形态,成色那样严峻,原
看精彩世博 联客家情谊 ——“世界著名客家侨领乡贤看世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世界著名客家侨领乡贤看世博暨上海客家联谊会成立25周年庆典”欢迎晚宴现场。 丘峰会长在欢迎晚宴上致辞。(沪客摄) 上海市侨办主任崔明华(左二)向上海客家联谊会永久名誉会长颁发聘书。 何冬青先生与曾钧总经理合影留念。 曾宪梓、黄丽群伉俪与长乐烧酒业总
曾宪建:一个浸润着客家传统文化的异国成功者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4年3月30日,曾宪建参加留尼汪顶磅市市长选举时作竞选演讲。 曾宪建再次当选市长后拜谢选民。 邓 锐 2013年底,我们前往法国留尼汪岛采访时,曾宪建说:“明年我会去争(拼)回市长之职。我会争(拼),我认为可以争(拼)到……”对此我们给予了祝福。 今年3月30日晨,从留
《客家意象》“大马”巡演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4月21至27日,梅州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首次走出国门,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巡演并获得圆满成功。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大马广联会总会长丹斯里古润金代表谭志江、隆雪梅州总会会长邹寿汉等侨领,以及数千马来西亚观众观看了演出。 亲切的阿姆话、熟悉的客家故事、美丽的梅州风光……90分钟
五华梅林有个小型“客家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六百多年历史的尖山织席机。 寒冷季节用来烧炭取暖的火窗。 ●特约记者万自明廖伟军  ●通讯员古盛桂  【社会一角】 近日,笔者走进五华县梅林镇文化站参观,惊喜地发现该站建立了一个“客家博物馆”,虽然暂时只有一个房间,展出的物品不过百余件,但这些活生生的文物原
客家菜需在传承基础上推陈出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香港食神戴龙(中)秀烹饪之技 4月27日,香港食神、中国菜文化传播中心专家、粤港澳名厨会名誉会长、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名誉主席戴龙,他在出席广东河源市烹饪协会成立大会时接受记者采访。他指出,客家菜以其独有风味在中华美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古代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
李俊夫率团出访南非开展交流访问 团结乡亲弘扬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8月27日至9月1日,应南非客家联谊会邀请,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以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俊夫为团长的梅州市代表团赴南非进行了访问考察。 代表团一行应邀参加了南非客家联谊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三届会长及理监事长就职典礼活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参赞陆青江、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事李江宁、约堡市政官
香港乡贤林峰的客家文学情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居住在香港,但对家乡蕉岭却有着深深的情结,不仅经常写到家乡的山水人文,而且经常回到蕉岭,与家乡的文学界人士一起,研究文学,传播信息,推介客家文学,在香港和蕉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两地的文学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他就是香港诗词学会会长、世界蕉岭诗书画人联谊会顾问林峰。  回乡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