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民间俗语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民俗]
客家民间俗语是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口头语言,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俚语等,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它凝结着客家地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客家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性,是民间文学百花丛中姹紫嫣红的香花。它内涵丰富、深厚,用词精炼、形象、
-
“2011客家山歌邀请赛”唱响越秀山,78岁老伯称王4岁妞
-
作者:刘云汪浩生继锋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4岁的廖千妍和外公表演山歌对唱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云,通讯员汪浩、生继锋报道:12日上午9时许,“2011客家山歌邀请赛”决赛热热闹闹地唱响了!萨克斯伴奏、RAP
-
台湾客家电视入围金钟奖16项大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2011年台湾电视金钟奖于9月下旬公布入围名单,客家电视大放异彩,总共入围16项奖项,名列所有频道第二名。其中,描述偏远小学废校议题的《云顶天很蓝》囊括六项大奖,包括戏剧节目奖、女主角奖、男配角奖、导演奖、编剧奖,以及节目营销奖。(杨起凤)
-
客家传统服饰研究
-
作者:钟庆禄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服饰 原材料 形制 色彩 纹样 工艺
-
描述:木棉和土蚕,客家传统服饰所需之棉布大量买自外地,丝绸则很少使用。服饰形制比较固定,色彩以蓝、灰、黑等素色为主,纹样众多,且富有象征意义,制作工艺精湛。
-
新加坡客家电视《嫁掉头家娘》入围2011亚洲电视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2011亚洲电视奖11月17日公布入围名单,由陈若萍、蓝苇华、亚里等人主演的客家电视《嫁掉头家娘》,入围最佳单元剧暨电视电影奖项,将与日本NHK、MBS、韩国KBS、SBS、马来西亚NTV7及纽西兰TV3等电视台的入围作品一同角逐。该奖项已于12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颁奖典礼。
(客讯
-
以客家饮食文化为纽带架好宁台交流合作之桥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宁化客家祖地饮食文化,据笔者近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具有创造性、丰富性、山野性、实在性、民俗性等五种特性。尤其是丰富性较为突出,大致有五大类百余种美食。但宁化客家美食目前还存在:名气不广,挖掘不深,品牌不足,规模不大,品质不高的现状。追根溯源,宁化与台湾在历史上就有“血缘”和“文缘”相连的资源
-
宋楚瑜瓜分客家票源苗栗选情添变数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侨报讯】苗栗县过去政治版图向来是“蓝大于绿”,但由于宋楚瑜参选,地方人士分析,国民党阵营的客家选票可能面临被瓜分问题,增添苗栗选情变数。长期居于劣势的民进党,这次集中火力猛攻,也想突破国民党
-
不会说粤语 却会唱粤曲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李榕 六七十岁的年纪,来自天南地北,不会说粤语,更别提唱粤曲了。不过,在罗湖区清水河社区就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组建艺术团,不会说粤语,但会唱粤曲。学了半年,还参加比赛得过奖,绝对不是打
-
客家山歌唱响军营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火红的麒麟舞太平,火红的客家百业兴……”3月17日晚,成立不到4个月肩负“唱响东莞双拥大品牌,展现东莞双拥新形象”使命的樟木头镇“中国双拥艺术团”送戏到军营,赴驻樟赤山部队慰问演出。
悠扬的客家山歌与一曲曲军歌交相辉映,唱响军营。“双拥艺术团千日红舞蹈队”70岁的老太与“双拥艺术团红二代童星
-
镜头下的“活色生香” ——大埔首届客家美食节摄影比赛获奖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食街掠影何小康摄(特等奖)
乡村盛事黄镜亮摄(一等奖)
侯北祈福林旭稳摄(二等奖)
高陂陶艺蓝巧摄(二等奖)
春节的文化广场何小康摄(二等奖)
大麻“迎姑婆”吴忠摄(三等奖)
2011年梅州
上页
1
2
3
...
5
6
7
...
36
37
3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