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68)
期刊(1057)
学位论文(202)
视频(84)
图书(83)
会议论文(2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568)
期刊 (1057)
学位论文 (202)
视频 (84)
图书 (83)
会议论文 (26)
按年份分组
2015(85)
2014(1277)
2012(369)
2011(314)
2010(278)
2009(135)
2008(131)
2005(11)
2004(16)
196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2)
嘉应学院学报(33)
青年文学家(5)
艺术科技(3)
消费(2)
怀化学院学报(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文学教育(中)(2)
学术评论(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
作者:赖丹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舞蹈  赣南采茶戏  矮子步  单袖筒  扇子花 
描述:即有无自己必然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是独立艺术形成的基础。最后,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考察,笔者认为客家舞蹈作为独特的舞蹈形式已经形成,并粗略地提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舞过群山气更新——记青年舞蹈编导张云峰
作者:金浩  期号:第3期 来源:舞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舞蹈编导  歌舞团  民间舞蹈  艺术  创作  素材  想象  闽西  客家文化  风情 
描述:舞过群山气更新——记青年舞蹈编导张云峰
文化海洋上的三角帆——评《客家研究文丛》第一辑
作者:施军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谱牒  田野调查  学术  客家文化  艺术  采风  史纲  审美  摆放 
描述:文化海洋上的三角帆——评《客家研究文丛》第一辑
石匠之乡:粤东五华县传统石雕工艺赏析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13期 来源:芒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县  石雕  工艺  花岗岩  侵入岩  客家民居  城市雕塑  艺术  构造运动  断裂构造带 
描述:五华县不少人因地制宜,以石为宝,以打石为生,用石头为自己建造了美好家园。
粤东容家地区龙俗考察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  客家地区  民间社会  风水龙俗  民族象征  民族标志  消除旱灾  消除瘟疫 
描述:作为中华民族象征和标志的龙,在粤东客家地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龙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风水龙俗。通过对粤东民间社会龙俗的考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认识和理解。
考察团参观客家土楼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由美、法、英、俄等国的100多家国际知名旅行社的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来到永定客家土楼参观考察考察团一行170余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振成楼、承启楼,对客家土楼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据悉,考察团是参加完21日结束的2010年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后,直奔永定土楼而来的。 通讯员 林忠成 摄
漫步艺术云端(一)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5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你一定会惊讶,它竟有7000年的文化底蕴!来自咸头岭文化遗址的艺术珍品,告诉我们它是这片土地上人类艺术的起源。追随它的艺术印迹,我们来到深圳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大万世居、观澜版画村和大芬油画村
台湾客家农民创业园考察团到永定考察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通讯员 林忠成)12月22日,由台湾部分大学、研究院的博士、农业专家和农林企业、农场的企业家组成的客家农民创业园考察团,在永定农林部门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岐岭井下村、陈东城东村、古竹溪口村进行实地考察。 在详细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交通、地理环境、水利等情况后,考察团对永定的原生态农村
梅县客家“联芳楼”的建筑装饰艺术探析
作者:吕海雪  期号:第10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芳楼  建筑风格  装饰艺术 
描述:联芳楼是上世纪30年代初梅县客家最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史学和美学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联芳楼建筑的考察研究,从该楼的建造背景开始,由外部建筑设计、装饰风格、材料工艺到内部平面布局和设计细节等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该建筑的设计特点,以求重新认识该建筑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黄遵宪的对联艺术
作者:张永芳 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诗格  对联艺术  诗歌  时文  诗人  文体形式  基本功  先生  联语 
描述:是作者人品诗格的鲜明写照,具有极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客家人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显明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