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承——梅州和广州的个案考察
-
作者:揭英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口头传统 当代传承 广东
-
描述:变迁。山歌从山坡田野走向了城镇,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其山歌传承模式也呈现多样性。山歌的变迁轨迹反映了当代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客家山歌由歌手继承、创造和传播。本研究将当代客家山歌歌手分为民间
-
《客家山歌——原生态》发行为首张客家话三重唱唱片,由毕践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首张客家话三重唱DTV环绕声唱片“《客家山歌——— 原声态》环绕音乐”近日由广州捷奏公司制作发行。据悉,这张唱片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资深音乐人、作曲家毕践新精心策划、全新打造,并由广州践新音乐工作室“蕉妹儿”组合原唱。
11首客家话三重唱首首精美,曲曲动人
据了解,该唱片中1
-
“姐妹花”编客家山歌颂生活唱了40多年山歌的杨圣玉杨来珍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姐姐杨圣玉在舞台上演唱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陈秀峰 摄
祖籍河源市龙川县的杨圣玉、杨来珍姐妹俩,从10多岁起就开始唱客家山歌,如今40多年过去了,退休后的姐妹俩重新加入到演唱客家山歌的行列中,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也为弘扬这一本土文化艺术发挥着余热。
妹妹杨来珍
自编自演山歌赞陈江颂
-
客家山歌唱响香港大舞台香港回归10周年专题报道从惠州走出去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香港音乐人李志雄夫妇。 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编者按: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10年,是惠港两地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的10年,是互惠互利、互动双赢的10年。10年来,惠港两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互动取得丰硕成果。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以“惠港互动”为主题,本报从
-
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
-
作者:蒋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传统剧目 睄妹子 文化背景 实地考察 音声形态 行为结构 观念特征 音乐文化
-
描述:特征等多维视角,展开微观调研与宏观视域相互结合、主位立场与客位立场相互补充、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互映照的理论阐释和分析论证。基于对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的文化背景追问,笔者开展了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两阶
-
举杯邀明月新老客家闹中秋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许多市民到市区下埔滨江公园赏月,欢庆佳节。 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如今的节日虽说少了一些传统的气氛,但中秋佳节并没有被市民淡忘,在很多人心底,都有一份对佳节的牵挂,有一份对亲人的思念。节日里,不少市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秋节的含义。
情侣:西湖泛舟,水上赏月
“我早就想
-
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
-
作者:李晓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许真君信仰 整合功能
-
描述: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在地方社会的整合功能。
文章通过对许真君信仰传入赣南的年代、途径以及万寿宫在赣南的数量、分布与真君庙会等相关内容翔实地考述,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许
-
打响客家文化旅游品牌
-
作者:曾焕阳 谢文丰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河源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谢文丰)昨天是五一黄金周第5天,记者从河源市假日指挥中心了解到,1到5日,该市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7%。黄金周首日,全市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0.45%,实现今年五一旅游黄金周开门红。$$今年五一黄金周
-
客家妇女做布鞋
-
作者:温云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做双布鞋千万针,缝缝密密真苦心,出哩几多手指血,拗断几多绣花针。”这首《做双布鞋难打难》的客家山歌道出了过去的客家妇女“手纳‘千层底’,寒夜打布鞋”的劳苦艰辛。
传统的手工布鞋穿在脚上松软舒适、保暖御寒、除汗去臭,走起路来又轻又快,稳稳当当, 特别适合走在乡村小路上,令人爱不释脚,然而做双布
-
湖镇将投资1.5亿元建客家文化村——今年以来引进39宗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走进博罗县湖镇,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镇文化中心开始装饰内外墙,农产品集散中心基础工程正在铺开,600多泥砖房户新房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以来,湖镇以博罗县开展的“四个建设年”为契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等各项工作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引进39宗
上页
1
2
3
...
5
6
7
...
34
35
3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