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客家新娘》摄制组来梅参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2月29日至3月3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客家新娘》摄制组一行22人,莅临梅州参观考察。在梅期间,摄制组一行先后参观了大埔的花萼楼,蕉岭长潭水库景区、丘逢甲故居、客家博物馆、院士广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和梅江区三角镇的继善堂等。
(徐少同郑丽萍罗焕文)
-
客家民居的璀璨明珠——南华又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的南华又庐,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结构,房屋外观宏伟,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二楼共八堂,左右各配四堂,又称“十厅九井”,屋内各堂可独立可连接,更有“屋中屋”之称,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丽容)
-
“客家足迹行”拍摄组抵埠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海客风】
据人民网1月19日电,中国侨联与央视合作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客家足迹行”摄制组19日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南非客家联谊会在唐人街举办了隆重的欢迎晚宴。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馆、中国驻
-
宁化石壁客家开山祖——巫罗俊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志]
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亿客家后裔中,十有八九皆称其一世祖来自福建宁化石壁这个客家祖地,约有一半以上曾在石壁短暂居住过,最多时有150多个姓。而客家祖地的开山祖——巫罗俊却鲜为人知。
巫罗俊(582-664年,即隋开皇二年生,唐麟德元年卒),字定生,号青州。其先祖巫暹于东
-
世界长寿乡蕉岭客家人的饮食探秘
-
作者:钟祝生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前我市的蕉岭县被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该县人均寿命显著提高,寿星人数不断增多,主要得益于优美秀丽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绿色原生态食品,并具有当地客家人鲜明的特色饮食。
蕉岭客家地区的主粮是稻米。以稻米为原料,通常制作成“饭”和“粥”两种熟食;杂粮有番薯、芋头、树番薯(即木薯)、南
-
客家特色浓招展百分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人们在客家文博会展区紧张忙碌着。( 吴腾江 摄)
本报讯 (记者李少凤)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3’客家文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展区装修已基本完成。
记者在客家文博会举办地院士广场剑英图书馆附楼的施工现场 看到,展区装修已基本完成,进入装饰阶段。其中,一楼梅州形象
-
感受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因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本报记者钟小丰摄)
游客在西湖公园游玩快乐度假。
装扮一新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游人如织。
●实习记者侯慧妮王雅特约记者丘佳纳
双节假期,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大埔县,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省内
-
大埔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开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郑炜梅)日前,大埔县投资40多万元建设的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在泰安楼客家文化园内正式开馆。展馆分农耕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文化习俗四个不同展室,分别陈列了农耕农具、客家服饰、出行
-
联芳楼: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文化遗产]
客家民系被史学界称为是“永远在路上的民系”。在旧社会,许多客家人因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外地打工创业。漂泊在外的客家人把对故土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内心,事业有成后,他们都会回乡购置田地,建楼置业。在梅县西阳镇,有一座由旅居海外的客家人兴建、有着浓郁中西建筑特色的客
-
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一特]
黎金本
▲大埔百侯肇庆堂
▲梅江区城北联辉楼
▲大埔百侯海源楼
▲梅县白宫联芳楼
梅州是久负盛名的“华侨之乡”,由海外华侨在“胞衣迹”兴建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将客家传统的建筑特色与西洋建筑装饰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格外富丽堂皇,高雅俊美,它是
上页
1
2
3
...
5
6
7
...
21
22
2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