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漫谈闽西客话的奶名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奶名  松树  闽西客家  “哥”  词缀  杉树  小字  兄弟姐妹  金生水  男孩子 
描述:,最小的叫“满子”。如果姐妹的话,老大叫“大妹罗”,老二就叫“细妹罗”,老三叫“三妹罗”,最小的叫“满子(满女子)”。有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象这一类称呼,算不算奶名?
堂姐
作者:郑荣来  期号:第4期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经济收入  房子  水坑  名字  生活  微笑  情感  家乡  呼叫 
描述:村中大家聚居之处相距2里地,周是山,是个僻静之所。祖父在这里留下一座客家民居,独门独户。祖辈去世后,就只住
官话方言的分区
作者:李荣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  北京官话  汉藏语族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区域图  海南方言  入声 
描述:、海南方言”七个单位。图里海南方言的颜色和线条跟粤方言相同。台湾西部和广东东部都画到闽方言。一九三九年上海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第版,十四页《语言区域图》的图例把《新
客家山歌的文化阐释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特征  歌谣 
描述:客家山歌蕴含着丰厚的社会文化内容。本文拟从大文化概念出发,对客家山歌作“自然形态”、“人文心理”、“情感功能”和“智慧外观”等个方面的剖视与互证。
赣南客家葬俗述要
作者:温珍奎 尹珊  期号:第2期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葬俗  文化人类学 
描述:作者对赣南客家山村的田野作业发现 ,赣南客家葬俗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 ,由病危、送终、治丧、新祀等个阶段构成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仪式和要求 ,参与人不得违反 ,否则 ,被认为不祥。
梅县客家方言单字调和连读变调实验分析
作者:吕建国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话  单字调  连读变调 
描述:用实验方法对梅县话的六个单字声调和连读变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1)单字调调形为个降调两个平调;(2)在连读时阴平、去声和上声产生调形变化。
论泰华客籍作家的创作特色
作者:方尤瑜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泰华文学  泰华客籍作家创作  特色 
描述:泰华客籍作家创作是泰华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流地位,注重文学描写的真实性,深厚的客家文化精神底蕴,现代性因素的融入个方面探讨泰华客籍作家创作的特色。
伤心凉粉眼中流出的金子
作者:国香  期号:第10期 来源:大众商务(创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伤心  金子  中流  八宝粥  妈妈  交流 
描述:在夏天,清凉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成都郊区的洛带古镇有一家名为"客家伤心粉"的凉粉小店,一年季都是顾客盈门。店主卖的东西样样都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伤心凉粉、开心冰粉、妈妈凉面、阿婆凉糕,另外搭卖八
离异与回归——从土客对立的社会环境看客家移民的文化传承
作者:王炎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旭曾  客家移民  土客对立  文化传承 
描述: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客对立逐渐消解,客家人向汉民族主体文化回归,这种回归在清代湖广填川移民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客家住宅中的风水意识
作者:肖承光  期号:第1期 来源:设计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客家人  住宅  风水意识  传统习俗 
描述:水模式要求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左右有砂山护卫,即通常所说的神地。村落占在空间范围较大,往往很容易落得靠山、流水等。而民居本身单位等级较小,在同一村落中,不可能使每个民居都获得流水、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