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55)
期刊(236)
图书(107)
学位论文(69)
视频(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55)
期刊 (236)
图书 (107)
学位论文 (69)
视频 (4)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403)
2013(130)
2012(153)
2011(105)
2010(119)
2009(54)
2008(55)
2003(2)
2001(2)
1993(1)
按来源分组
作品(11)
东方艺术(3)
艺术探索(2)
美术大观(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1)
中国陶瓷工业(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
艺术百家(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江苏陶瓷(1)
《客家谜花》出版
作者:骆志雄 孙爱荣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由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组委会编辑的《客家谜花》近日出版,为即将召开的世客会献上一份厚礼。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曾祥辉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 由三明市工人文化宫、三明市职工灯谜协会承办的这次活动从3月16日开始。《信息?
客家文化艺术展览开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王秋珺)昨日上午,作为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重头戏”之一,客家文化艺术展览在梅县文体中心正式开展,同时展出客属名家钱铃戈、温尚光、梁君令三人书画作品。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
为客家文化插上音乐翅膀
作者:俞祥波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前不久,宁化县总工会退休干部江铃镖作曲的《中国人民的儿子》在“2012音乐·中国杯”第三届全国优秀词曲、歌手、乐手大型音乐展演赛中获作曲铜奖。而他的二胡独奏《山村变了样》则获大赛中老年组乐手二胡独奏银奖。 江铃镖1943年出生于浙江温岭,从小喜爱音乐,高中毕业后来到宁化,扎根于客家文化的沃土。他说
江铃镖:为客家文化插上音乐翅膀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俞祥波 前不久,宁化总工会退休干部江铃镖作曲的歌曲《中国人民的儿子》在“‘2012音乐?中国杯’第三届全国优秀词曲、歌手、乐手大型音乐展演赛”中获作曲铜奖。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格调高雅,深情赞颂人民的好儿子邓小平同志。而他的二胡独奏《山村变了样》则获大赛中老年组乐手二胡独奏银奖。 江铃镖出生于
客家新韵唱响文博会 张国勇执棒交响山歌
作者:于雪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将在文博会期间上演。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于 雪 深圳原创交响乐作品——客家山歌主题交响曲《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作为2012
客家动漫踏浪前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汉唐影视动漫传播有限公司的李文方总经理在介绍公司现有的动漫作品。 ▲盛唐动漫的设计师正在创作。 ▲客客龙动漫坊的客客龙手办。 在全球、全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热潮中,我市
文博会招待演出将用原创交响乐 5月17日在深圳音乐厅上演
作者:米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品。 5月17日,深圳将有两场文博会开幕招待演出特别奉献给参加文博会的海内外参展嘉宾和市民,分别由深
大马音乐鬼才范俊福病逝死于心脏病发作创作的客家流行曲曾获大奖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马音乐“鬼才”范俊福因心脏病发逝世,享年51岁。图为范俊福生前照片。资料图片 有音乐“鬼才”之称的马来西亚华裔音乐人范俊福,近日不幸病逝。他曾创作了《龙的故乡》、《黄河梦》等一系列深受当地华侨欢迎的华语歌曲,其中《客家人系有料》还在广东梅州举办的全球客家流行歌曲大赛中获得“最受
编撰一部客家文学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墨白(河南文学院副院长) 我是河南人,梅州客家人很多都是从河南南迁来的,因此我来到梅州感觉特别亲切,梅州的饮食口味等很多都与河南相近。河南也有很多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因此我对客家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客家人中出过很多文学大家,如有“诗界革新旗帜”之称的晚清诗人黄遵宪、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人物李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辦單位負責人介紹展覽詳情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將辦中學生徵文賽加深認識民俗風情 【本報消息】由多個機構合辦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將於周五下午五時半假金碧文娛中心開幕,首次在澳展出內地藝術家劉沅聲共八十多組泥塑作品,期望透過展覽進一步弘揚客家傳統精神文化,讓本澳中學生認識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