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凉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闽粤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这里山连山,山迭山,为此,在苍莽的万山丛中,善良的客家人修建了星星点点的茶亭,供人喝凉茶。正所谓:一重山,一丛人(读“宁”),条条道路有茶亭,凉茶传递客家情。
凉茶是客家人适应本地气候与水土特性,用中草药熬制的一种茶饮。在闽粤赣客家人眼里,茶的范围很广,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
-
8旬夫妇成惠州新客家 两老为照顾外孙女从新疆来惠生活七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丁泽林(右)、王德芳夫妇本报记者范春莉 摄
■ 本报记者范春莉
在惠州的“新客家人”中,有不少这样的老人——— 为了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从家乡来到惠州。家住市区东平长湖苑年近八十的丁泽林王德芳夫妇就是这样的 “新客家人”。2000年,丁泽林、王德芳老人为了照顾出生不久的外孙女,从新疆来到惠州。
-
客家规劝类民歌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宁江炳
在丰富的客家传统民歌中,有不少是“规劝”人们弃恶从善、行为检点,包括劝人夫妻恩爱、孝敬父亲、疼爱子女、兄弟和睦、勤劳持家等。这类民歌的内容符合大众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观念,也表现出客家民间艺人令人叹服的艺术才能。客家脍炙人口的规劝类民歌,是民间文学中的珍品,按内容分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
龙岗客家民俗集体婚礼喜庆开场
-
作者:毕国学 范建华 王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下午,6对新人在龙岗客家博物馆喜结良缘。 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毕国学 实习记者 范建华 通讯员 王强)“老婆,我会爱你一生,疼你一世。”丈夫叶嘉琪向妻子郑重承诺。昨日,龙岗客家博物馆内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浪漫甜蜜气氛。在这桃花朵朵盛开的阳春三月,由龙岗街道妇女
-
“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赣台会”准备就绪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开栏的话
为传承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与交流,赣南日报今起开设“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专栏,报道这两项重要活动的盛况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报讯(记者谢松伶)赣州街头鲜花盛开,微笑热情喜迎宾客。记者8月11日采访获悉,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筹
-
客家花布玩出时尚感 张勋腾 罗正明 王兰英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年来时尚界吹起复古风潮,传统的台湾“客家花布”变得很红,有本土服装设计师将阿婆时代的棉被图案拿来设计成具时尚感的流行服饰;还有艺术家将这图案运用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地的美术馆和画廊,让这种有点艳丽、又带点乡土的客家美学扬名国际。
“客家花布”是许多台湾客家人昔日的共同生活记忆,但可不是所
-
吃客家美食知客家“人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曾秋玲
“开学餐”饱含祝福与期望
开学了,家住梅城的兴宁籍邓女士特意给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孙子欣欣做了一顿简单而又特别的早餐:一份腌面,一份瘦肉蛋花葱蒜芹菜汤。她一边疼爱地看着欣欣香香地吃着喝着,一边念叨说:“吃哩鸡春,春春光光;吃哩葱,聪明伶俐;吃哩蒜,会划算;吃哩芹菜,读书勤奋。
-
客家“硬饭丸”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我曾食用过个大味美的鱼丸,也吃过鲜嫩爽口的肉丸;还品尝过松软可口的豆腐丸和软滑鲜香的松丸。但这些各具特色的“丸”食品,总不如儿时享用过的客家“硬饭丸”那样地道实在,味道鲜美。 客家“硬饭丸”是我家乡福建宁化的一种时令美食。每至农历四月“立夏”时节,宁化的城市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硬饭丸
-
客家名菜美味天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厨师正在制作客家名菜娘酒鸡。
爱上一座城市,也许有千万个理由,但一座城市的特色美食,却永远是人们心中的王牌诱惑。梅州,是“中国客家菜之乡”。那久负盛名、独具特色,美味天成、可口可心的客家菜,成为广大游客爱上梅州的一个重要理由。
客家菜自成一家
客家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千
-
客家家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引言
为大力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助推红色土地实现绿色崛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教育局专门成立《客家家训》编写工作委员会,负责《客家家训》的征集与编写。《客家家训》编写中充分体现地域性、雅俗性、时代性、哲理性原则,彰显梅州客家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此项工作得到全市上下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