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地名中“岌”实为“鑼”之误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交通游览图·大埔县》地图,湖寮镇有一村名印为“矮岃背” 【勘误】 梅州客家地名中,有一个字读为rèn的,如大埔县的“竹子rèn”、“旧洞rèn”、“矮rèn岗”、“沙子rèn”、“rèn头岗”、“rèn头坪”等等;梅县等地的“赤rèn岗”、“教子rèn”、“瓦窑rè
一方圣旨匾两岸客家缘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台湾训导王之机圣旨匾 在永定县高陂镇富岭村,至今保存着一方台湾府训导王之机的圣旨匾额。该匾品相完好,图案、文字十分清晰,对研究闽西客家赴台科举、任职、垦殖、开发等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方弥足珍贵的涉台文物。 圣旨匾额的中央镌刻着“覃恩敕封”四个大字;落款处钤有玉玺一
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永安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11月19日至20日,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永安举行。会议期间,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省客联会会长林开钦看望了与会专家、学者。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客联会名誉会长黄贤模,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原副主任、三明市政协原主席、三明市客联会会长袁德俊,福建省政协教科文
论客家山歌的和谐之美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小凤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起,唱出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闽粤台湾,湘赣川滇,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的旋律。它以那难以名状的奥妙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 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了普通的客家人对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试论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相融的历史渊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江天德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响乐中的动人乐章,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土著居民和谐相处,和合共生。闽南文化迁入客家人居住的区域,开启了客家人与闽南人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之先河,体现了客家人、闽南人的包容性和民族团结和睦的相融性。 本文试以清流县塘背村为
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及对认知的影响
作者:侯秋霞 张积家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法性  性别编码  认知 
描述:。事实上,在客家方言中,就存在语法性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不像在某些语言中那样普遍。客家方言在一些名词后面
弘扬客家传统文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悦平 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汉民族客家支系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淳朴的客家文化为我市当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应充分弘扬和提炼客家传统文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一、充分弘扬客家道德传统文化,加
神形见大美——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之一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航拍高北土楼群(胡大新提供) □胡大新 土楼客家人在“民族建筑”的概念下,又开辟出“民系建筑”的独特领域。客家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建造了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土楼,仅永定境内就有300多种造型各异的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的单体气势恢弘,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土楼,轴线突出,
试论三明客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俊生树钰允武 对三明是否属于客家地区有过不同的看法,所以长期以来“身在客家不知客”。尽管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沙溪河畔崛起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三明,10万建设大军带来了各种族群的文化,但是在三明地区众多的城镇、农村,传承了上千年的主流地域文化,无疑是客家文化。它的孕育、发生和发展应该放到南
从新制度经济观点析探客家产业政策:以客家特色文化加值产业
作者:李逸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变迁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代理理论  客家产业政策  客家特色文化加值产业发展计画 
描述:要點對話呼應。 研究發現包含:(1)本計畫制度變遷隨著三大時期的政策方向進行修改,由最早僅限地方政府申請、至目前民間團體亦得申請,並且以產值與經濟效益為主要考量。(2)桃園縣客家特色文化加值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