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50)
期刊(382)
学位论文(97)
图书(25)
会议论文(8)
视频(6)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50)
期刊 (382)
学位论文 (97)
图书 (25)
会议论文 (8)
视频 (6)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17)
2013(192)
2012(209)
2011(226)
2010(213)
2008(75)
2007(30)
2006(19)
2005(7)
2004(3)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171)
其它(112)
嘉应学院学报(11)
客家研究辑刊(9)
装饰(4)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
贵州社会科学(1)
现代企业教育(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嘉应大学学报(1)
资源型生态圆土楼
作者:蔡济世  期号:第5期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圆土楼  生态环境  资源型 
描述:资源型生态圆土楼蔡济世福建西南部原野上耸立着十七世纪末叶以来所建造的为数可观的圆土楼,它们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及环境下由聪明睿智的客家人建造而成。客家人本散居于穷山僻壤,后来土匪横行,为防御盗贼抢劫,乃聚家族共居于一圆土楼。其中规模较大者,如“承启楼”...
明清时期闽粤客家的倒迁与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述论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环境史  明清时期  赣南  移民  生态变迁 
描述:,以及伴随移民而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空前的破坏,自然生态和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发生了剧烈的变迁。
永定生态体育公园设计初探
作者:黄文育  期号:第3期 来源: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体育公园  地域文化特色  现代景观 
描述:以永定县生态体育公园为例,运用一系列造景元素,将永定客家文化和土楼文化抽象化与符号化,营造集体育运动、康体健美、娱乐休闲、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位的复合型运动场所。
浅谈自然与人文生态同构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环境
作者:傅璟  期号:第7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生态环境  民居建筑  人文生态环境  中国传统民居  自然环境  同构  客家土楼  自然条件  居住形式  地形地貌 
描述:中国传统概念中"自然"一词并非现代理解的大自然,而被理解为天地万物、自然造化,是事物自然而然的状态。"生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不曾出现,甚至在西方也是近代从其他学科发展而来。建筑、环境学科中的"生态"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来源于
客家文化的生态学视域研究
作者:曾道荣  期号:第1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生态学  客家学 
描述:关系。目前对其生态维度的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必须在客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中树立生态意识.使自然与人文达到高度和谐。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文化学
作者:易普男 汪振泽  期号:第3期 来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生态文化学  客家土楼 
描述:揭示了生态文化学的内涵,分析了建筑设计与生态文化学的关系。以客家土楼为例,从自然环境、建造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生态文化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对于深入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以广东农村为例
作者:麻国庆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业化  生态文明  广东农村  文化再造 
描述:不可分.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文化的再造.
生态绿洲 平远
作者:凌峰  来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生态绿洲 平远
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学考察
作者:汪国胜 徐采霞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生态语言对策 
描述:客家山歌的产生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客家山歌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巩固和强化客家山歌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对客家山歌语言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开发客家山歌语言文化蕴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新的生态环境下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对策.
浅析赣南客家人的生态实践
作者:蓝美玲 乔桥  期号:第12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人  生态实践  启示 
描述:赣南客家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演绎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整体和谐的居住环境构建、顺应自然的生产安排、协调身心的民间信仰等生态实践都体现出赣南客家人的生态智慧。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这对推动赣南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