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社区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粤东钟姓护祠事件为例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拆迁  护祠  传统建构  文化抗争 
描述:经历了一个构建和创造、再造的过程,并促使地方社会文化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地传承”的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创造”。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和扩张,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中断,而是继续作用,甚至在许多层面强大和复兴。
浅谈梅县唐代水车窑的历史地位
作者:侯鸿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水车窑  历史地位 
描述:水车窑,又称梅县窑,创于唐代初期,兴盛于唐代中晚期,是唐代烧造青瓷的古窑。其产品不仅满足当地市场所需,还远销海外。水车窑,在中国陶瓷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影响明清时期畲民家族化及其族规的三个重要因素
作者:赖艳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民  家族化  族规  影响因素 
描述:畲民家族化的形成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畲民伴随战争和生存需要辗转迁徙,在与汉族特别是客家民系的冲突与交融中,其家族化及族规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受到畲民转战游耕迁徙、畲族母权特色、强势汉文化包围等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洛带十二景:古镇文化产业考察研究
作者:李军  期号:第5期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二景  洛带  文化产业 
描述:成都洛带的十二景资源,为洛带的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素材。在深度开发过程中,应以客家文化及洛带历史文化作为现实注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文化、经济价值,造福于民。
相由心生,筑以致用:浅析客家围屋的形制与意象
作者:周培  期号:第5期 来源:安徽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屋  建筑的精神     
描述: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在抵御战乱和防御原住民纷扰的过程中修建的一种"聚族围居"的建筑样式。客家围屋之诸生相,记载着客家先民颠沛流离的异乡生活,同时也阐释了客家人的世界观和精神特质。
武陵山片区明代金石碑刻所见土家族土司的“中华情结”
作者:成臻铭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明代  金石碑刻  土司学  中华情结 
描述:展示了土家族各土司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有机关连的“中华情结”的聚积及变化过程.在明清易代之际,它对旧朝是“情结”,对新朝却是“症结”.基于土司学所做的此项研究,对于客观地评价我国土司及英文化具有启迪意义.
浅探客家传统民居
作者:魏丽  期号:第22期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传统民居  特点  文化特征 
描述:客家传统民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古民居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客家民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客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又蕴含着丰富文化特征的古民居。
广东大埔县桃源钟氏宗族的建构:以《钟氏族谱》为中心的探讨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3期 来源:神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谱系  大宗  建构 
描述:本文利用广东大埔县桃源《钟氏族谱》中的有关记载,描述明末这个钟姓宗族建构过程。钟姓家族后裔钟铭彝获得功名,成为宗族文化建构者。他们以自己家族这一支世系定为大宗,建构了谱系,并成为整个社区钟姓谱系的基础。
民间剪纸:装饰生活的艺术瑰宝
作者:李艳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剪纸  源流  应用  特色 
描述: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客家艺术之一,它的用途很广,民间剪纸的造型表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民间剪纸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在民间普及的过程中使其实用性、审美性得到进一步延伸。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鉴赏
作者:李艳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剪纸源流  应用特色 
描述: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用途很广,民间剪纸的造型表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民间剪纸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在民间普及的过程中使其实用性、审美性得到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