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47)
期刊(752)
学位论文(161)
图书(35)
会议论文(19)
视频(1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47)
期刊 (752)
学位论文 (161)
图书 (35)
会议论文 (19)
视频 (13)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877)
2013(198)
2012(228)
2008(102)
2007(44)
2006(31)
2005(7)
2004(7)
200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7)
福建地理(7)
嘉应大学学报(7)
特区经济(4)
艺术百家(2)
地域研究与开发(2)
中国水土保持(1)
宿州师专学报(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柳州师专学报(1)
廖志华:热心传播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肖大庆 吃过晚饭,随朋友一起到龙南县城龙翔广场旁一家名为“华夏茶府”的店里品功夫茶。寒暄过后,店主双手递过来一张红、黑、白三色相间的折叠式名片,令人耳目一新。接过,两行字入眼:龙南华夏广告装饰公司,廖志华总经理。打开名片,一首“华夏三字经”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不禁念出声来:“华夏人/立大志/敬事
梅州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
作者:李嘉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市  客家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描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旅游由于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旅游行为,因此,研究生态旅游在梅州市的可行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隆重开幕 畅叙亲情乡
作者:陈发胜 王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研讨会开幕式现场。王毅 陈发胜 摄 本报讯  畅叙亲情乡情友 情,共话两岸和平发展。昨日上午,由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和龙岩市委、市政府主办,龙岩市台办、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客家文化研究会、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在我市隆
龙南: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叶伟贤徐丽芸文/图 今年以来,龙南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客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 客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走访龙南各中小学校,随处可见客家文化宣传长廊、展览室、标语横幅、黑板报、班牌,还有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课外活动、文艺表演、游戏活
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隆重开幕 王志珍
作者:陈发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开幕式盛况。李永安 摄 文化节开幕仪式启动。王毅 摄 本报讯  昨日,永定县湖坑镇振成楼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沉浸在福建(永定)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欢庆喜悦气氛之中。由龙岩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永定县人民政府、福建省文物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
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研讨会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4日,在龙岩参加“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的100多名两岸专家学者,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永定县“振成楼”。大家从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资源的角度,考证两岸一家亲的关系。图为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一行参观土楼。 刘永良 摄影报道
河源:千年古邑迎来客家文化盛会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和务实等岭南文化特性,在赵佗时代呈现雏形,并在此后2200多年间,融入客家人的血液,使之成为全球客家人
千年古邑迎来文化盛会 河源举办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紫金花朝戏,是河源特有的地方剧种。 龙川秦代越王井 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
客家文化旅游节昨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河源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少立、谢文丰)第二届广东自驾旅游节暨第五届河源市客家文化旅游节昨日在河源市区宣布开幕。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市今后将不断提升旅游节庆品牌,将河源建设成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动河源旅游大发展。 据了解,河源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发展地区,是岭南文化发祥
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龙南客家围屋为例
作者:殷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建筑  龙南客家围屋  客家民居  民居保护  民居再利用 
描述:是两个互相依靠、不可或缺的要素。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再利用,同时保护整改以后也应该积极的去使用它,仍然作为民居来使用或是为旅游开发服务都是可行的方法。只有人去使用建筑,参与建筑,它的保护才能更有效,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