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客家文化馆见证两岸交流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据中评社4月12日报道
位于桃园县龙潭乡的客家文化馆自成立以来,成为许多人追寻与缅怀早期客家人文生活的根源,事实上,客家馆还见证两岸交流历史。两年前上海市长韩正,亲自来此与吴志扬县长一起擂茶,上个月包括福建省三明市长、龙岩市长也相继来访,体会台湾在地的客家风情。
桃园县南区6个
-
融汇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
□本报记者张文梅
万众期待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今天隆重开幕。日前,记者就梅州客家文化艺术发展情况、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的策划思路等,采访了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总策划、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
1.推动客属地区共赢发展
记者:梅州承办这次客家文化艺术节,是基于哪
-
这是传播大客家文化的大观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昨日下午,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秘书长白描,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等来梅参加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的代表参观游览了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市政协副主席张
-
擦亮客家文化品牌 凸显生态文明优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第十一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近日在梅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大腕们在梅期间,参观了一些梅州特色旅游景区,深深感受到“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对梅州的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模式给予高度认同,同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本报今日对部分建言给予摘登。
-
185岁留馀堂挂牌“客家古民居” 为作家张资平故居
-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留馀堂”远眺。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李天生摄影报道)昨日上午,距今已有185年历史、地处梅城江北月梅片区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张资平故居“留馀堂”,举行
-
谭君铁赞誉病后康复中的著名作家程贤章—— 敢于担当“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程贤章向谭君铁赠送由他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钟小丰摄)
本报讯(记者刘世锦)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利用假日休息时间,专程登门看望病后康复中的原广东文学院院长、有“文坛常青树”之称的著名作家程贤章先生。谭君铁对程老长期为弘扬客家文化笔耕不辍、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表示钦佩,
-
广东:河源连平成功举办首届客家山歌大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国庆前,连平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文学界联合会联合成功主办“唱响连平·首届连平客家山歌大赛”,全县13个镇和县直机关共有14个代表队19个节目参加了比赛。《隆街是个好地方》、《陂
-
客家山歌天籁之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梅州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2006年5月,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特色区”要紧抓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熊育群(广东文学院院长)
有人说梅州地域偏僻,到处是穷山恶水,换一种城市人的眼光,梅州这片土地就很神奇,“穷山恶水”恰恰就是她的资源。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而梅州
-
博白县以客家山歌传唱十八大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十八大精神指方向,四化母舰又起航;乘风破浪向前进,打铁趁热莫等凉。”为了使十八大精神融入百姓心田,博白县近日专门组织一批熟悉客家文化的文学作者、采茶剧演员,结合客家人的文化习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