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传承好赣州的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接1版)从而增进彼此感情,感情好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能带动两地经贸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重要民系,中华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也要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赣州要特别重视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语言的传承。
“赣州的客家文化值得我们去探究”
作为台湾中华海峡
-
客家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常霏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
-
“客家名城”入目来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丽芸特约记者傅亮 一座座客家围屋修葺一新,各显特色欢迎八方宾客;客家民俗文化载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多样艺术形式展现其魅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处处彰显客家元素和气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
-
宁都:客家婚俗醉游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特约记者曾嵘峰)新郎,披红戴帽;新娘,红衣绣鞋。伴随着激昂嘹亮的唢呐声、喜庆的喝彩声,新郎携手新娘,跨火盆、撒果品、拜天地……10月5日,一对游客在千年客家古村、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体验客家婚礼仪式,不少人端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据了解,10月1日至5日,来宁都参观客家民俗文化的游客有近2万人。
-
“客家第一福”,世博会的“宠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特派记者任继众
“精巧”“有赣州客家特色”“这份‘客家第一福’精致纪念品,寓意深远,值得珍藏”……8月9日,上海世博会江西馆赣州活动日进入第二天,再次在世博舞台掀起赣州热潮,了解和关心赣州的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我市专为本次世博会精心准备“客家第一福”纪念品深受游客喜爱。
“我虽然没去过赣州,但
-
客家文化发展及客家语言保存论坛昨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任继众曾艳)客家方言被誉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8月13日,客家文化发展及客家语言保存论坛在赣州举行,开启了一场荟萃客家文化思想的盛宴。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秉发,市委副书记王少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
-
网络化,将是今后客家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周建新
在互联网时代,客家文化势必将建立自己新的生存方式及精神风貌。不可否认的是,在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客家族群建构的过程中,网络也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传媒技术对于客家文化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互联网上以客家文化、客家族群为主题的论坛、网站
-
唱响“摇篮曲”,打造中国客家名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傅亮 赣州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赣州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纯正的客家语言、传统的客家民俗、浓郁的客家风情、深厚的客家文化艺术,是深入开展客家研究、弘扬客家精神、探索客家奥秘的理想之地
-
客家妇女的精神品质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周建新/文阳春/图
在客家文化里,客家妇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客家妇女身上闪耀着吃苦耐劳、聪慧勇敢、贤惠忠贞等人性的光辉,她们最完整、最充分地体现出客家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成为客家文化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吃苦耐劳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大多居住于山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
-
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评出十大客家金牌菜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福州10月27日电(记者彭张青)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27日评出十大客家金牌菜,台湾苗栗代表队女选手刘菊英获得客家菜烹饪高手称号。
获得金奖的十大客家金牌菜为:牛杂烩、客家风情、一品肘子、山珍脆肚、客家酿猪手、客家拱桥肉、虾仔扒黑豆腐、客家乡村南瓜饼、山泉水炖老白鸭、羊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