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天生活费不能超50元” 曾宪梓在河源世客会期间阐释客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刻苦、耐劳,面对困难不畏缩,勇往直前,有智慧,肯拼搏。不要浪费时间,把握任何一分一秒,把行动思想灌注到创业发展中,这就是客家精神,也是客家魂。”在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之际,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博士11月28日在河源阐释客家精神。
曾老出生于广东梅县,作为地道的客家人,他对客
-
持续提升 海峡客家品牌影响力 龙岩市庆祝新中国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莫志强) 昨日上午,我市召开龙岩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周活动总结表彰暨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筹备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文化周活动情况,表彰在文化周活动中涌现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作品,研究部署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 有关工作。市领导陈建寿、杜乔元、杨闽、张秀娟、邱惠珍
-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客人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严修鸿
清朝中期以来,粤中、粤西的“土客之争”日趋激烈,客家人不仅一度受到客居地原住民的经济抵制,而且受到他们的文化拒斥,被视为“苗蛮之种”。岭南“土客之争”本质上是族属之争,也即客家人的文化身份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古直先生1928年著《客人对》,力说客家“诗书礼乐”文化之盛,讲述客家
-
提议抢救保护惠阳客家围屋市人大代表曾克勤关注文化遗产和水资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克勤近照。 本报记者董智媛 摄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敢为老百姓说真话。”连续被选为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的曾克勤谈起对人大代表工作的理解时这样说。近年来,他提出了抢救和保护惠阳文化遗产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议案、建议。
抢救保护客家围屋建议获
-
华侨城幼儿园唱响客家山歌 汤明哲再收百名教师和幼儿为徒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大师好!”昨日上午,在梅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等的见证下,随着华侨城幼儿园的教师和小朋友双手作揖完成拜师仪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山歌大师汤明哲不遗余力传承山歌再结硕果——华侨城幼儿园山歌班正式开班,100多名幼儿教师、幼儿将跟着汤明哲传唱客家山歌
-
鹤湖围:惠州唯一城堡式客家围楼位于永汉镇鹤湖村,为省级文物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后建鹤湖围,于清同治二年竣工。
鹤湖围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共有
-
粤台一家亲共叙客家情 黄华华吴伯雄出席“台湾·广东周”新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8日,黄华华在台湾新竹县与当地客家同胞一起舂米。陈健聪摄
【本报新竹8月18日电】 千年榕树共条根,天下客属一家亲。18日下午,同为客家人的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和世界客属总会总会
-
客家文化的自觉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广东是中国客家第一大省,拥有近3000万客家人。而客家文化作为广东三大民系文化之一,研究者历来众多。在广东本地更不乏长期孜孜不倦致力于其中者。本期向读者介绍两部由广东本土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梳理客家文化的学术著作,希望了解客家文化的读者,或许可通过这两部著作,窥一斑而略知全貌。
-
梅州“客家大嫂”走俏深圳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回家过年的钟点工还没回来,如果有新人我们会联系您。”深圳中家家政公司业务总监艾小雄一边忙着给客户回电,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尽管春节期间我们推出了200多名,但过节到现在,依然供不应求。由于钟点工严重短缺,工资比以前高出不少。”
有特长钟点工受欢迎
“我们将‘客家大嫂’当成品牌来做。中家家政钟
-
品味赣南客家女的色彩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日前,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燃烧的火焰;绿的是秧苗、是树林、是希望的田野、是生态的家园、是勤劳的赣南人民为山川披上的碧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