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1)
期刊(270)
学位论文(200)
视频(55)
图书(35)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71)
期刊 (270)
学位论文 (200)
视频 (55)
图书 (35)
会议论文 (16)
按年份分组
2015(55)
2014(324)
2012(90)
2011(76)
2010(65)
2007(34)
2006(15)
2005(10)
2004(8)
19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1)
梅州日报(90)
嘉应学院学报(12)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华年(1)
招商周刊(1)
中国农村卫生(1)
甘肃畜牧兽医(1)
活力(1)
广东客家筝乐研究
作者:沈晓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筝乐  演奏技法  古筝演奏  曲调风格 
描述:广东客家筝乐是古筝演奏流派中重要的一支,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南北文化于一身,有着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法,是研究古中原文化和中国移民文化的重要线索和材料。本篇论文通过实际演奏、走访学习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广东客家筝乐的历史流变、演奏技法、记谱方法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赣南古堡寂无声——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型制与文化研究
作者:谢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围屋  客家建筑  主要特征  文化研究 
描述: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发展所经历的阶段,阐述了赣南围屋的主要特征,以几个典型的具体实例分析了围屋建筑的空间和型制,与闽粤建筑的区别和共同点.并运用现代建筑理论对它进行分析.
赣州话的声调格局
作者:陈凯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州话  声调  语音实验 
描述:赣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以客家话为主要方言,但赣州中心城区人民却说着和客家话迥然不同的语言。本文不仅从田野调查的视角,还尝试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声调格局的理论,以典型的两位赣州话发音合作人为样本,探讨赣州话的声调,分析讨论前人的分歧,并进一步确认赣州话的西南官话归属。
客家文化中的闽越文化因子
作者:谢重光  来源: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些人认为,客家人自中原迁至闽粤赣交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闭锁,他们很少与外人交往,因而保持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完整和纯洁。这是一种纯粹从血统的角度来说明客家和客家文化的观点。他们实际上是把种族等同于民族和民系。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与现代民族学的基本理论相悖。
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符号进行实证研究。尤其着力于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类型、族群关系,及族群认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力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学关于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的学说与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
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全面发展闽台关系
作者:刘大可  来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文化是海峡两岸客家人的共同财富,是连接两岸客家人感情的重要纽带。继承、传播和弘扬客家文化,有助于加深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客家内部的分解与整合——以武平中山为例
作者:钟毅锋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理论认为,族群是个相对概念,我者和他者的界限是随着外界参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客家的这个概念是比较年轻而新近的,通过这个新构建的符号,由客家精英们推动的客家运动正不断地融合和整合客家族群,客家这个概念也在慢慢的扩大。有学者甚至提出,客家的概念应超出传统闽
论苏维埃政府在红色设计与客家民间艺术融合中的作用
作者:王东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维埃政府  中央苏区  红色设计  民间艺术 
描述: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通过建立和健全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大众化理论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了红色设计与包括客家民间艺术等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融合。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借鉴吸收客家民间艺术元素的优良成分,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众喜爱的设计风格,补充和提高了红色设计自身的表现力。
浅谈江西客家“字门拳”和“硬门拳”
作者:郭仪  期号:第12期 来源:搏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宜春  技击理论  发声  拳术  民间  含胸  呼吸  拳种  手法  动作 
描述:演练时与硬门相反,不发声。但还有些民间拳师是以演练拳术收势时摆成规定字形而得名,如丁字桩等,其特点大为相似。则为阴劲含胸,阴劲即柔劲,与阳刚之劲(即硬门)相对。含胸有吞的作用,出手贵软而忌硬,贵圆转而忌散漫;且其技击理论讲究消力,即先用残字手法探敌虚实,凭顺势、借势、乘势
浅析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线路设计
作者:刘海燕 庄文杰  期号:第7期 来源: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线路设计  客家文化  广东 
描述: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广东省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结合广东近三十年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自己的旅游线路设计理念,并以不同类型的客家游客群体为例提出自己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从而探究打造广东精品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