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88)
期刊(1558)
学位论文(300)
图书(146)
会议论文(46)
视频(2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88)
期刊 (1558)
学位论文 (300)
图书 (146)
会议论文 (46)
视频 (2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32)
2011(360)
2009(158)
2008(162)
2007(75)
2006(57)
2004(29)
2001(7)
2000(5)
199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8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4)
客家文博(22)
中外企业家(3)
消费(2)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南方论丛(1)
音乐大观(1)
课堂内外(初中版)(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游客家文化城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州市滨江二小四(4)班 苏如一指导老师:傅丽文 暑假的时候,一家人再次路过客家文化城,那段和同学一起来游玩的记忆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那是6月的一个周末,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有秩序地上了交通车。一路上,我们谈论着客家文化城,车内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都希望能快点到客家文化城,把
客家先民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主体
作者:巫瑞万 廖允武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三明市是世界客家祖域、客家大市,是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辖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还有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沙县、永安、三元、梅列,也都是客家县(市、区),而大田、尤溪也有部分客家乡镇和村庄。全市客家人口近200万人。 三明是客家先民的“避难良所”。唐宋时期,由于历史上中原发
客家竹灯盏
作者:钟明山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四根柱子八根梁,中间一口小水塘,小水塘面上放稗草,稗草面上放毫光。”这是一个客家老年人耳熟能详的谜语,其谜底即是灯盏。 如今,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客家灯具,世上已难见了,只有在博物馆或有的农村老宅尚保存那么一两盏。智慧灵巧的客家祖先,以篾片和竹节作为框架,在上面搁置一个小铁碗,碗内筛上明油
客家温泉镇掠影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顺温泉资源丰富,千江温泉是四星级温泉度假村。 龙归飞瀑。 文/记者陈薇薇 本期目的地:梅州丰顺 时间:2天1夜 目的地特色:丰顺是著名的侨乡,温泉资源相当丰富,是广东省内唯一各镇辖区内都有温泉的一个县。丰顺县东南西北都有泉,尤以汤坑镇的温泉流量最大。丰顺也是梅州客
美食 客家娘酒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娘酒在客家地方也叫老酒、黄酒,据说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江南的糯米水酒异曲同工,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底蕴。客家娘酒呈乳白色,喝上一口,味美香浓,直透心底。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
客家人的祚福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俗]  每年农历八月不少客家人都要举行一次仅次于春节般盛大的“祚(作)福”,以祈求社会和谐安定、家人福寿康宁的民俗节日活动。  相传在汉朝特别是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颁发“推恩令”,促使诸侯王把封建土地分给子弟,以分散、削弱诸侯力量。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将诸侯王和富商大
客家山歌穿上“交响外衣”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小资料 郑钢坚:成名在梅州,发展在深圳。曾以一曲《梅花香里望郎来》唱红南粤大地,荣膺广东省“百花奖”、“梅花奖”,有“客家山歌皇后”的美誉,多次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及欧美华人社区演唱客家山歌。现任罗湖区文联主席。 2008年2月17日,宝安区石岩街道办组织市、区、街道三级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对客家山歌
客家文化中国梦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昨日,《光明日报》记者与本报记者联合采写了《客家文化中国梦》一文,讲述了世界客商大会上的故事,充分展现世界客商文化同源、血脉同根,天下客商同抒客家情,共筑中国梦的家国情怀。本报今日予以刊登,敬请垂注。 客家文化是海内外客家人认同的纽带 “隔山隔水难隔情!”当来自台湾的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
编撰一部客家文学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墨白(河南文学院副院长) 我是河南人,梅州客家人很多都是从河南南迁来的,因此我来到梅州感觉特别亲切,梅州的饮食口味等很多都与河南相近。河南也有很多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因此我对客家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客家人中出过很多文学大家,如有“诗界革新旗帜”之称的晚清诗人黄遵宪、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人物李
桅杆:客家的华表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故乡有句谚语云:“男建功名树桅杆,女守贞节立牌坊”;又有俗话称:“嫁人要嫁徐坊坝,又有豆子又有蔗;发财要数桅杆下,死了也有后人话”。 桅杆,本是航船上的设备之一,用以升帆、挂旗、吊灯和安装风向标等。但客家地区的陆上桅杆,又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当你走进群山苍茫,流水环绕的客家村落,一支支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