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8)
期刊(97)
学位论文(61)
视频(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8)
期刊 (97)
学位论文 (61)
视频 (2)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137)
2013(34)
2012(45)
2011(43)
2010(31)
2009(12)
2008(20)
2007(11)
2006(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3)
闽西日报(1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
城市画报(2)
寻根(2)
休闲运动健康评论(1)
中国饮食文化(1)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龙岩学院学报(1)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
7年写歌2000首人称“客家山歌王”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核心提示 黄浩群,梅州市兴宁客家人,1948年出生。在家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他,虽然喜欢客家山歌,却因疲于生计,一直不能尽情欢唱。2001年,黄浩群来到深圳给儿子带小孩。3个子女在深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老人的心情也变得开朗。来深7年,他写了2000多首客家山歌,多次获邀登台表演。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
“从小学唱客家山歌乐趣多、好处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黄佳丰 【每周话题】 为培养客家山歌人才、弘扬优秀客家文化,去年8月,我市启动了客家山歌手培养和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作为客家山歌培养战略“双工程”项目之一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报名参加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的人数突破800人,
历史印记:酒城犹见客家之光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梅州客家人温镛(温荣盛)及其后人传承至今超过四百年的泸州老窖池群及生产场面。 走出国窖广场的展厅,可以看见温家重修的"龙泉井"。 在国窖广场的墙上,反映温家百年风云的浮雕清晰可见。 至目前,泸州老窖池群是全国唯一被列入国家"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国宝"白酒生产企业。 至目前
三星装饰豪礼赠予清远“新客家”
作者:赵强 曾亮超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三星装饰清远负责人石正宁与资助学生合影。资料图片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清远/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挥洒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他们被称作清远‘新客家’”。 无论你来自遥远的辽宁,还是来自邻省的湖南,甚至是广东省内的其他地区,只要你是“新客家”,都可享受到来自三星装饰、欧派橱柜、博德陶瓷联手送出的诱人大
英德蓢新:客家古村莫雄故里
作者:焦莹 范桂典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英德市望埠镇西南面的北江畔,有一条并不起眼的传统小村庄——蓢新。蓢新不显山露水,却有着不简单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青石阶路到瓦窑群,从客家风格的祠堂,到祖籍于此、叱咤北江的革命将领“莫大哥”(莫雄),古老的历史文化,给这个原本平淡的小村披上了神秘外衣。随着岁月的流逝,蓢新人逐渐搬到异地,原本的旧村
“民间宫殿”客家围龙屋(中国最美古村)
作者:王锦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棣华围横屋走马楼 磐安围龙 围龙屋是客家人最典型、最成熟、最具特质的民居建筑。它承袭并发展了华夏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和营造艺术传统,其方、圆式围楼结构和堂、横屋纵横交织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形制,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 围龙屋主要集中在粤东北梅州地区的兴宁
董贞客家文化滋润了我的歌声
作者:骆志雄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骆志雄 文/图 [核心阅读] 9月15日,中央电视 台 纪 录 片 频 道(CCTV―9)摄制组一行四人来我市拍摄。他们制作的一部七集介绍中国游戏的纪录片,其中有一集是关于歌手董贞的。 董贞是从三明走出去的本土音乐人。近几年来,她致力于创作和演唱以仙侠故事为背景的歌曲,被
将乐擂茶是客家茶文化的孓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邓天才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基本原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将乐擂茶不仅秉承了茶的原始药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了客家擂茶制作简单,适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就地取材独有特色,极具客家茶文化的特色,成为祖国博大精深的茶艺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2006年,将乐擂茶已被福建
不能让客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
作者:陈季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乡野文化记忆 陈季冰 上海媒体人 我出生、生长和生活于上海,当然自认为是一个上海人,并引“海派文化”为豪。但如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我的祖籍也不在上海本地,我父母年轻时从邻近的江苏省海门县来到沪上,因而我也总是将海门人氏视为自己的“同乡”。 虽说这两种身份认同交织在一起,在强度和深度上经常呈现出
梅州客家文创产业迎来很多机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问策 采访对象:谢 宇波,  1972年生于梅县,此次 客家文博会“北京馆”策 划人。北京图文天地文 化集团董事长,中国书画 收藏家协会理事、副秘书 长,北京梅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公司集团总部位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