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梅州地区客家《杯花舞》初探
-
作者:肖灿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道教舞蹈 民间舞蹈 瓷杯
-
描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以其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清脆悦耳的杯声和客家味极浓的山歌调式改编的音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成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
明清赣南客家妇女服饰的历史演变
-
作者:周思中 张琳
期号:第4期
来源:创意与设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客家妇女 蓝衫服饰
-
描述:服饰特点:第2时期为清代的客家女子传统服饰成熟阶段.客家传统服饰样制与文化特征基本形成:第3时期为民国,为客家妇女服饰的消亡期,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并存。
-
李逢蕊:构建客家理论 弘扬客家文化
-
作者:孙中蔚
期号:第1期
来源:科技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生活方式 民俗 人文化
-
描述:民俗产生于民间,直观地表达着当地众生的精神追求,生活方式,已成为助推国家文化实力的因素之一;同时也已成为人类种族,民族,族群,区域人群中个人文化生命的特征的重要标记。中国的客家文化作为民俗研究的分支,在民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汀江流域森要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
作者:张盛钟
期号:第1期
来源:防护林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江 生态环境退化 森林生态修复 模式
-
描述:分析,建立了森林生态环境退化区域的森林生态修复模式,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汀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并为汀江下游的森林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1.1 汀江流域区位 汀江
-
博白客家采茶戏现状调查
-
作者:陈孝余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源流 剧团 采茶戏音乐 表演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调查
-
描述:桂南采茶戏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自2006年6月入选首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博白桂南采茶戏在音乐与表演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仅从博白采茶戏的剧团现状、表演方式与音乐状况等方面切入,试图阐明博白采茶戏目前的生存状态,并对传统采茶戏的保护措施做一点试探性思考。
-
谁是“畲”,谁是“客”:《逸经》之畲客问题讨论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逸经》 客家 畲族
-
描述:自清代客家人意识展现以来,客家人对用于指称他们的词语皆极为敏感。进入民国,因谈论客家引发的说客风潮就有三次。《逸经》杂志因发表一篇小文引发畲客讨论,它成为民国因说客问题引发的第三次大风潮。在这次风潮中,客家人对其中国性的强调得以再次阐扬。
-
从客家民俗看客家廉洁文化内涵
-
作者:古惠文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廉洁文化 民俗 族规家训 民间文艺
-
描述:民俗与当今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密切联系,既可以约束和规范民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反之,又可从民俗中发掘该民俗圈的廉洁文化内涵。从作为家族内部的廉洁自律之族规家训及作为民间范围对反腐倡廉之文艺表达方式的民间文化两方面讨论客家廉洁文化的内涵,分析独具特色的客家廉洁文化。
-
论赣南客家民居装饰纹祥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作者:高健婕
期号:第3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装饰纹样 招贴设计 赣南 广告设计 现代广告 消费者 运用 文化艺术 图形元素
-
描述:赣南客家民居以围屋和天井式建筑中的祠堂建筑最有特色,其中围屋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赣南客家民居中那些古朴典雅、品种繁多并具有深刻文化艺术内涵的装饰纹样,秀美清丽并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图案化、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更为现代广告招贴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
-
闽西客家妇女民间信仰活动的原因初探
-
作者:陈曼娜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时空(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妇女 民间信仰
-
描述:近年来,随着宗教自由政策的落实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各地民间信仰活动也日趋活跃。客家民间信仰是客家研究的重要内容,妇女已成为民间信仰活动的主体,其信仰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到妇女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结合笔者在客家地区所作的田野调查和前人的文献资料,对闽西客家妇女民间信仰活动的原因作一分析。
-
再论客家形成于明代
-
作者:杨海中
期号:第4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条件 明代中期
-
描述:客家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客家民系的形成,需要时间与文化的积淀,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生存地域与空间,同时必须形成共同的语言、心理、生活方式与信仰,而且成为民系的自觉。判断客家是否形成,首要的是看是否具备了形成的各种条件,并有无文献及实物为证。客家是族群融合的产物,这一融合大约于明代中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