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14)
期刊(2001)
学位论文(415)
图书(120)
会议论文(56)
视频(5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414)
期刊 (2001)
学位论文 (415)
图书 (120)
会议论文 (56)
视频 (5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336)
2013(488)
2012(537)
2011(545)
2010(387)
2009(218)
2007(114)
1998(2)
1997(2)
199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67)
广东科技(9)
商场现代化(6)
人文地理杂志(3)
惠州学院学报(3)
地域研究与开发(2)
企业经济(2)
发展(1)
海峡经贸(1)
“城镇化”宏大叙事的微观思考:“都市客家”命题与思考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化  都市客家  客家研究 
描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镇化、城市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应将“城镇化”的宏大叙事具体到客家研究上来,充分重视“都市客家”变迁的重大意义,加强对“都市客家”时代变迁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更多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运用.
客家传统消费文化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作者:黄侦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山区经济  消费文化  文化产业 
描述:丰富独特的客家传统消费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产业元素发展文化产业是客家研究的新课题.
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客家文化传播与彰显: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
作者:谢明香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东山客家文化 
描述: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之一,在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产业为视域,东山客家文化为例,传播与彰显客家文化对文化产业及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客家妇女与中央苏区
作者:黄定平 蓝宇蕴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中央苏区  红军  中央革命根据地  男子  兴国县  敌人  寻乌  上杭  才溪乡 
描述:永定还是纯客县。毫无疑问,客家儿女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客家精神也
闽西客家庙会与戏曲文化生态探析
作者:靳阳春 吕婷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庙会  戏曲文化  文化生态 
描述:和戏曲保护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传统的文化形态只有走多元化的方式,才有可能谋得生存和发展.
论客家舞蹈的风格特点
作者:黄文华 钟哲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舞蹈  赣南采茶 
描述: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客家,汉族的一个支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客家的舞蹈更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了解和掌握客家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探讨客家舞蹈发展中的问题对促进客家舞蹈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
作者:钟福民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  村落文化  文化保护 
描述: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文化资源因为与人的有机融合,而显出相当的复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古村落加以合理保护,涉及到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并且体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晚清广东客家移民探讨
作者:韩志远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客家人  客家移民 
描述:本文着重探讨晚清广东客家移民历史问题。晚清是广东客家移民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广东客家主要分布于广东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人数已发展到约800多万人,并出现许多新的特性。同时,在广东的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我国客家体育研究现状评析
作者:杨艳红 赵宝椿  期号:第6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体育  传统教育  体育项目  体育文化 
描述:自己的看法,旨在对客家体育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探索发展客家体育的有效途径,为丰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蓝大将军节”的展演与变迁
作者:陈文红 杨成弋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蓝大将军节”  展演  变迁  文化认同 
描述:化展馆建设,使之成为传承的载体;在畲族小学开展乡土教育、适当嵌入本地畲族文化内容,实现对下一代的民族文化教育;积极联络外出发展的乡贤,争取他们对家乡的支持以实现蓝村畲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